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
2012年04月16日 09:58 金融时报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要求,金融业的信贷资金也由过去服务数量农业转向重点服务效益农业,助推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新热点。笔者拟以吉林省四平市十一五期间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情况为切入点,对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进行探讨和解析。
  助推农业科技创新成为金融服务的新推手
  (一)面向发展前沿,金融在助推高产丰产田科技创新中开阔视野
  盯紧经济发展前沿,瞄准科技创新高端,四平金融业在推进500万亩省级高产丰产实验示范田先进科技要素组合配套中,积极开拓大胆探索,强力促进了信贷投放与科技创新的有效融合。5年来,四平金融业先后投资3.1亿元,支持2家农科院所近百项科技项目研发、9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0多项涉及农作物栽培、生物农药防病、精量用种、标准化施肥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其中,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防治技术在全国处于**地位。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推动下,高产丰产区粮食产量年平均递增15,高于全市平均6.7个百分点,玉米单产2450斤/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厚积发展基础,金融在助推中低产田科技创新中彰显活力
  把助推中低产田改造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为金融服务注入新生机。五年来,人行四平中支下摆支农再贷款6.3亿元,带动金融机构投放贷款14.4亿元,重点用于盐碱地、风沙地及易旱易涝地的综合治理,先后研究开发出11项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全市新增滴灌、喷灌面积32.3万亩,新增防护林、灌木林面积38.7万亩,新增旱改水面积18万亩。科技创新为中低产改造赢来累累硕果,2011年,全市中低产田平均增产2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
  (三)优化发展特色,金融在助推经济生态田科技创新中延伸触角
  四平金融机构主动调整资金投向,优化投资结构,把金融服务的着力点转向推动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上来。为此,他们出台了《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了特色农业信贷工程,采取企业担保贷款、订单融资、动产质押、土地抵押、五户联保及公司 农户 合作社 银行、银行 合作社 担保公司等多种方式投放特色农业贷款39.8亿元,支持建成牧业小区602个,畜产品加工企业48家,产品达27个系列、318个品种,涉及畜牧养殖或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农户61.2万户,占农户总量的91.1。精品畜牧业及精准种植业等特色农业实现产值475.5亿元,带动农业增收超过20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120元。
  (四)聚集发展效应,金融在助推经济开发田科技创新中拓展领域
  四平金融业致力于把支持开发田科技创新打造成信贷投资洼地,研究探索出农业开发 资金聚集新模式,5年来,先后投资1.8亿元,支持土地规模种植、棚膜集约经营、专业区域发展、农畜加工增值;投资1.2亿元,支持省、市级循环农业集成园区建设;投资3.3亿元,支持林粮间作、林经间作、地膜覆盖、立体种植等新技术推广。2011年,四平市开发性农业创造产值98.6
  亿元,同比增长12.4。
  助推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存在的新问题
  (一)农村信贷投放的局限性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的广泛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农业发展银行属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服务面很窄,信贷支持有限。就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其经营活动具有强烈的利益驱动性,出于安全和盈利的考虑,对农村科技创新惜贷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致使一些发展潜力较大、市场前景看好的农业产业项目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由于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支持,也难以付诸实施。
  (二)农业信贷投放的固化性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的多样性矛盾突出
  一是商业银行出于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对于实力弱、风险大、评估成本高的农业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一般不愿涉足。二是商业银行要求农业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在获得贷款时必须提供相应的抵押,由于贷款门槛过高,使许多农业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难以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三是为农业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担保的机构数量少,基金规模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贷款担保业务的需要。
  (三)农村信贷资金投放的滞后性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的前瞻性矛盾突出
  由于目前我国尚缺乏明晰的针对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金融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致使农业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和利用在现有金融投资模式下,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充盈的信贷资金支持。况且,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多数依靠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十分困难,利用风险投资筹集资金条件还不完全具备,致使一些技术项目的资金需求在传统的投融资机制下,难以满足供应,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步履艰难。
  助推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面临的新任务
  (一)完善体系,解决好信贷资金投放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相协调的问题
  一是积极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强其对农业技术进步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控制农业银行的资金外流,对于农村地区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可考虑规定其新增存贷款用于农业的比例,以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改革,使其成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扶持民间金融的发展,使其逐步纳入合法化的轨道,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格局。
  (二)倾斜政策,解决好信贷资金投放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应适当放活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限制。包括降低对贷款对象资产规模的要求,适当放宽对贷款抵押物的限制,允许以实物资产和其他票据进行贷款抵押或质押,允许其用技术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作抵押。二是对农业科技创新信贷实行优惠。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关信贷业务,政府可采取利息补贴、贷款担保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加以鼓励和引导,从而使更多的信贷资金能够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三是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贷款担保体系,逐步形成政府担保、企业互保和商业性担保多元化贷款担保机构体系。
  (三)创新机制,解决好信贷资金投放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相对称的问题
  一是应继续深化农村融资体制改革,逐步使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要求相协调,并从政策、制度上对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给予必要扶持。二是积极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完善涉农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大力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咨询等业务。三是设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按揭贷款及租赁业务。四是开发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的贷款,以仓储、配送、分销等为主要内容的物流服务贷款品种。五是以非现金结算工具为载体,以现代化的电子服务设施和产品为支撑,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绿色通道。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