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南阳曾经是重要的绿豆产区,种植面积一度达到全省的1/2。人力成本上升、难以进行机械化生产造成种植效益较低,目前种植面积已经降到4666.67公顷。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负责人朱旭说。绿豆作为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秋粮作物,要保证种植面积,绿豆机械化生产亟待解决。
2008年底,南阳市农科院开始承担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试验,探索绿豆的机械化生产,对传统绿豆种植模式下不利于机收的环节加以改进。
南阳市传统绿豆品种的中绿1号、中绿2号**批荚果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较小,豫绿系列株高较矮,地方品种多为蔓生或半蔓生,都不利于机械化收获且损失较大。南阳市农科院从全国各地引进绿豆优良品种56个,筛选出中绿5号、苏绿2号等结荚集中、抗旱耐瘠、适宜机械化操作、适合南阳气候特点的绿豆品种。
传统绿豆种植密度为8000~10000株/亩,虽然通风透光好,但会造成*低结荚高度较低,不便于机收。绿豆种植新技术的种植密度为12000~14000株/亩,虽然减少了绿豆下部结荚的数量,但密度的增加弥补了这部分损失,同时提高了绿豆的*低结荚高度,减少了机收损失。传统绿豆种植不进行化控,绿豆种植新技术强调化控,控制株高以防倒伏。并且在绿豆成熟后收获前用百草枯进行杀青,克服了绿豆植株成熟时水分过大而难以机收的问题。
由于绿豆不像玉米、小麦、水稻那样大面积种植,农机厂商不太感兴趣,朱旭团队着手自己研制绿豆播种机和收获机。在保持玉米精播机排种器原型不变的情况下将取种勺变小,单次只能取1~2粒种子。由于玉米株距在20cm以上,而绿豆株距在10cm左右,必须增加排种器的转速。通过减少排种器齿轮齿数,增加牵引轮的齿数,提高排种器转速,从而实现玉米精播机在绿豆上的使用。
小麦收割机不能在绿豆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收割机滚筒的转速高,在1000转/分钟左右,收获绿豆时大部分籽粒会破碎。经研究,收获绿豆时转速应控制在300转/分钟左右,并将收割机滚筒主动轮和被动轮的尺寸进行改造,实现了用小麦收割机收割绿豆。收割机每天能收获将近50亩地绿豆,而且收割脱粒一体化。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负责人肯定了这套绿豆生产技术,认为良种良法配套、机械应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