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超大农业:赢在战略与创新
2012年05月15日 16:51 国际融资杂志


国际融资2012年第5期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以下简称超大农业)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董事局主席郭浩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全身心投入农业。他从生物有机肥和优质种子的研究做起,经过多年耕耘,2000年12月,超大现代农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家在香港上市的农业公司,开创了中国农业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先河。超大农业以超前的战略定位,开始科学布局全国基地,截至目前,已在中国15个省(市、自治区)40多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生态环境的地方建立了自有产业基地,实现了南北基地互通有无,全年365天每天有货供应。超大农业缘何能成为超大?超大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超大农业的当家人董事局主席郭浩的追求与梦想又是什么?为此,《国际融资》记者**采访了这位不寻常的硬汉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浩
  选择农业,以战略引领企业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军人家庭出身的郭浩凭着与生俱来的闯劲,毅然放下军工企业的铁饭碗,选择了下海做电子贸易。他为中国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同时也为自己赚得了**桶金。20世纪90年代的福建,与郭浩一样跑赢市场的民营企业家就像雨后春笋,但这些企业家中相当多的人把赚来的钱很自然地投向了增长势头强劲的股市、楼市,郭浩却没有跟风,而是把钱投向了当时少有问津的长线投资项目农业。
  当《国际融资》杂志记者好奇地问及原因时,郭浩这样告诉记者,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小河里、稻田中随处可见鱼、虾、泥鳅,而今已难觅踪影,农田里已基本看不到多样生物,甚至一些河流里的鱼虾都已灭绝。由于农耕地大规模使用化肥,以及工业制造导致的环境污染,使老百姓的癌症发病率比之文革前急剧增加。如果农业的发展以牺牲人类健康与居住环境为代价,那是可悲的。老百姓天天都要吃蔬菜,为什么不能通过有机肥、种业的研究,生产健康的、有机的、绿色的蔬菜呢?这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市场也非常有前景啊!他感慨地说。
  于是,他请来农业专家、学者对项目可行性做调研,结果发现,使用传统的氮、磷、钾等化肥后,只有三分之一被植物吸收,而另外的三分之一形成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里,还有三分之一渗透到地下水中并造成污染。化肥的滥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污染已是不争之实。
  从1991年开始研究生物有机肥,到1993年下决心创办一家挑战传统化肥,研究、生产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的生物有机肥的农业公司,其间,郭浩整整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和应用试验。当时用于农业的生物菌主要包括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等,菌种使用一段时间后活力就会衰退,需要重新提纯塑状,挑选出好的、大的、具有活力的生物菌作为菌种,才能继续繁殖。郭浩与他的合作者们由此而生灵感,决定以超大注册企业的名称,让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保活力,做大做强。
  对投资农业产业链的战略选择,他这样解释: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有商业经济的头脑,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对市场深刻的了解,确定项目是否能做。即便是个能做的好项目,如果用人不当也会失败。
  自1994年郭浩创建超大农业公司后,他便舍掉电子贸易,全身地投入到这一让他始终充满激情的事业中,而且还集合了一批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为超大农业出谋划策。和很多早期民营企业不同的是,郭浩注重用人,但绝不用家人和亲戚,而且也不允许家人和亲戚在公司工作。他从一开始就强调对企业战略和科技研究的投入,强调通过分析国际上农业企业的发展经验、先进技术,以及中国发展农业的相关国家政策,为企业设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比如:超大农业创立初期对生物有机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与肥力高、田力宝等大型企业上马的有机肥项目相比,无论从规模还是知名度来看,都远远不及,但郭浩依据其战略研究部门对生物有机肥前景的缜密研究,认定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并持之以恒地对研发投入。
  又比如:超大农业在对生物有机肥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同样是辣椒、白萝卜,品种好的与品种一般的之间,价格相差悬殊。根据这一调查信息与深入研究,郭浩又做出一个决定:超大农业将对优秀品种的种子投入研究。对这个选择的解释,郭浩这样说:因为种子的研究和肥料的研究是极其相关的,当研究种子的时候就要涉及施肥,如西红柿、白菜、辣椒等不同植物栽培时,各需要使用多少有机肥?底肥该放多少?追肥该放多少,这都要研究。当时,我们公司聘请了一大批中国国内生物专家和土肥专家。
  由于将种子和生物有机肥进行同步研究和应用试验,超大农业在公司创立几年后就培育出小西红柿(即樱桃番茄),并于1996年首次大面积种植42亩。这种小西红柿在当年是十分罕见的,中间商看到后感到很新奇,当即就提出以每斤3.1元、3.2元的价格收购。此后,中间商更是三天两头过来采购,直到这42亩的小西红柿被采摘完后才罢休。说到此,郭浩仍掩饰不住内心对当年成功收获的那份由衷的喜悦。
  这块试验田采摘结束后,超大农业不仅获得了弥足珍贵的试验数据,还意外地获得了令他们所有人惊愕的收益。一斤小西红柿的平均采购价达3元人民币以上!一亩地的小西红柿产量接近一万斤,42亩地的收入就达到了120多万元人民币。当他们把研究人员的工资、地里使用的生物有机肥、农药,甚至一毛钱左右一根的竹竿等费用统计后发现,一亩地的小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仅为4000多元,42亩小西红柿的利润竟高达百万!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郭浩真切地尝到了科学种菜的甜头,感受到了科技对农业发展实实在在的帮助。郭浩对《国际融资》记者说道:科技对于农业企业非常重要,用我们的口号来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这一次蔬菜试验田的成功,催生了超大现代农业战略研究所、科技研究所和专家智囊团三位一体自主创新体系的诞生。1999年,经福建省科技厅批准,主要承担该公司综合性政策研究、决策建议任务的战略研究所和承担农业技术研究的科技研究所正式成立。两所拥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学习型研究队伍,依托聚集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超大现代农业智囊团,在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及企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超大农业的战略研究分析,为郭浩及其公司管理团队决策企业战略向蔬菜领域调整,实现两条腿走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一方面研究肥料、种子,一方面种植销售蔬菜,并为此成立蔬菜产销公司,拓宽市场渠道。
  郭浩对《国际融资》记者说,他们做出这个战略调整,是因为看到了蔬菜种植行业的两个突出特点:**,种植业的抗衰退能力很强。从人类开始种菜以来,萝卜、白菜的样子就没有什么改变,如果以科技、有机、健康的方法去种植,它的市场前景就更加广阔了。这个行业不受战争、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香港蔬菜的需求量比平时多了10以上。更何况在大家都追求健康、绿色食品的今天。所以,种植业是持久、稳定的。第二,种植业的现金创造能力非常强。农田里种出的瓜果蔬菜,无论是大型企业来采购,还是普通百姓来购买,都必须付现金,不能赊账。一茬菜种完之后马上变现金,365天,天天有现金收。
  借助资本,构建独有的超大农业基地布局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郭浩给超大农业制定的目标是做行业的全球老大。为此,他必须将构建超大农业产业链的愿景变成现实,而这些必须依靠足够多的资金才能实现。对一家从事种植业的民营企业来说,要想得到大额资金发展企业,惟一的渠道就是到资本市场融资。
  2000年,超大农业终于走向了上市之路。在香港IPO时,郭浩向投资人介绍了自己的三项优势:**,作为董事会主席,我有着十几年做农业的经验。第二,超大农业有着非常成熟的综合团队,在企业管理、规划种植、战略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的能力都很强。第三,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个巨大的农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投资人听后都欣喜不已。
  2000年12月15日,超大农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家在香港上市的农业公司,开创了中国农业企业国际资本运营的先河。
  在谈及企业上市后的变化,郭浩认为感触*深的有这么三点:
  **,企业管理得到了极大改善。公司上市并与国际接轨后,企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条例,在管理、国际交往等方面,超大农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超大农业吸收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技术,企业的相关信息都会及时申报,并告知投资者。成为公众公司之后,企业的管理不再是一言堂,否则的话,个人行为可能会左右公司的发展。投资者在投资的同时也给超大农业带来多方面的经验,比如,与企业的管理层交流,介绍国际上大型农业公司与超大农业合作,这对企业管理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超大农业虽然是一家农业企业,但上市之后就要按照工业企业的标准去管理,实现工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智能化、制度化。要把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相结合,这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企业的大战略和生命。郭浩强调说。
  第二,上市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农业企业的资本金投入非常大,特别是种植业,需要大量土地。另外,农民的土地往往是不规则的,在规模化后,往往不能直接拿来犁田种菜,而需要先做规划。比如1万亩的土地,需要先规划成以100亩或500亩为单位的方块,排水、灌溉等系统都要配套。作为现代农业,不能完全靠天吃饭,必须靠科技等人为可控的方式去生产、种植自己的产品,既要保证下大雨时田地不被淹,又要保证干旱时能得到灌溉。这些都需要投入必要的基础设施作保障,资金需求非常大。上市后,资金投入问题得到了解决。郭浩说:一个行业做不大,很大因素是缺乏资金,当一个企业拥有300亿、500亿的时候,相信这个企业就能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一个世界著名的、有影响力的、经济效益好的公司。
  第三,上市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未来的后劲。超大农业通过引进高科技,研发出具有自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