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11月25日,在新疆水西沟镇***农业科技园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乌鲁木齐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养生菜的生长情况。
5年来,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闸滩村的农户刘江丽一直在尝试种植新品种蔬菜,她种植的黑色西红柿,一公斤卖到了32.8元,即便价格是普通西红柿的5倍以上,她说还在亏本。
近几年,乌鲁木齐共引进120种新奇特新品种蔬菜,不断丰富市民菜篮子。但由于成本、技术等因素制约,很难大规模从田间走到餐桌。
冬季首府80%的蔬菜需要内地供给,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地产新品种蔬菜能否大步快走,快速形成规模,丰富市民冬季餐桌。
成本制约
种植新品种蔬菜风险高
2010年,刘江丽开始试种黑番茄。当时,她以每粒2元的价格购买了3000粒种子,这是种植一个大棚的量,但因温度、湿度和土壤把握不准确,出苗率不足五分之一,不但没挣上钱,反而赔了人工等成本。
即便如此,刘江丽也未放弃种植新品种蔬菜。2012年至今,她还尝试种植过香蕉西葫芦、野菠菜、马蹄莲、蒲公英、薄荷等多种菜,除酒店订单种植外,均不敢大量种植,因为她只有两个大棚,不敢把希望全部押在一两种菜上。
我们这样的小农户承担不起太大的成本。12月2日,刘江丽坦言,这是目前遇到的*大困难。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品种蔬菜的引进和培育需三年以上才能进入推广环节,引进蔬菜需了解其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度和研究生长规律。如花菜类在30℃以下环境种植为宜,茄果类要在较高温度的区域种植等。目前新引进的蔬菜大多还处在试验培育阶段。
和刘江丽一样,被成本挡住脚步的还有乌鲁木齐市丰庄韭园农民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有4座温室大棚,重点种植韭菜、韭黄。合作社技术负责人周乐文说,他们也考虑过种植新品种蔬菜,但种植风险高,进入超市和市场的还需要高额的进场费,以及需要检验报告等繁琐的手续。
种植风险过高,成本难以控制,小打小闹尚有顾虑,更别说向规模要效益了。
研究农村经济的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刘维忠表示,乌鲁木齐市数百家蔬菜直销点,已为农户和消费者搭建了桥梁,他建议新品种蔬菜农户成立合作社,与直销点对接,也可与各大型社区联系,定时定点销售,可省去进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费用。
技术瓶颈
农户缺乏蔬菜种植新技术
除了农户担忧的成本过高外,技术瓶颈是种植户遇到的又一难题。
米东区白杨河乡无公害蔬菜基地416个蔬菜大棚,基地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有毛芹菜、小白菜、辣椒等。
我们现在很缺技术。白杨河村村委会书记郝贵生说,2012年起,村里对大棚改造,改造后的大棚不仅采光好,旋耕机能在地里工作,减少了劳动力,产量也有了保障,经近3年推广,改造了200多个大棚,但因技术难题,农户仍不敢轻易尝试种植新品种蔬菜。
在水西沟镇的***农业科技园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有一个智能温室大棚,播种、施肥、浇水等都无需农户操心,因为大棚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都靠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完成,由传感器搜集信息上传至电脑,电脑自动管理大棚,种植的每个环节都能做到精细化,比普通大棚的试验成效更快。
基地技术负责人刘盾说,通过物联网技术,只需要通过一个视频软件,消费者就能远程了解蔬菜种植过程。
我们也想有那样的大棚,但只认识几个字,电脑根本不会。水西沟镇50岁的农户李师傅说,现在种植大棚还是依靠经验,没有几个真正懂先进的技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提高全市农业科技推广的水平方面,建立了专家+农技推广人员+示范户的推广机制,把品种、信息、市场销售、种植技术**时间推荐给农民,在地头召开推介会、观摩会、品尝会等,每年扶持科技示范户50户左右,培训农民3000人次。
近两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夏季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点6个,带动面积达到2万余亩,培育出了新椒3号、6号、10号、新番5号、新豇1、2、4号和新疆百合等17个优良蔬菜品种。5个温室栽培品种解决了辣椒、大白菜等多发性病害。
郝贵生说,他们已打算种植新品种蔬菜,正在安排人员学习相关技术。
思维转变
农户也要跟上市场步伐
和其他农户相比,白领出身的刘江丽种植蔬菜的方向很明确,农户转变种植思维很重要。
刘江丽看到了新品种蔬菜的市场前景,她说,就拿冰菜来说,目前首府完全可以种植,一个大棚一年至少收两茬,一茬至少带来5万元的收益,相比之下,芹菜冬季价格不稳定,一个大棚一年也能出两茬,但一茬收益*多只有2万元。
刘江丽曾试图让他们参与进来,大家抱团一起种植新品种蔬菜,她去找种子、找销路,但农户并不相信。
我实在没有钱垫给他们,还是只能自己种自己的。刘江丽说,包括冰菜在内,目前乌鲁木齐各大酒店依旧贴上高额的运费,从内地订购。
从事多年蔬菜收购的常先生表示,他早就看中了新奇特蔬菜的市场,如果种植的数量上来,他可以筹建物流公司支撑这个市场。
新疆农业大学教授刘维忠谈道,随着现代人对健康理念认识程度的提升,新奇特蔬菜很有市场,关键看农民如何将这些菜品推广到市场,要打破常规成立团队,寻找人才参与合作,打开销售市场。
新奇特蔬菜也可以线上销售。刘维忠说。
乌鲁木齐市丰庄韭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乐文说,该合作社种植出的蔬菜也打算网上销售,还要与企业合作,与消费者面对面销售,但因对网络销售不了解,缺乏指导等因素,一直未实施,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在培训技术时,也能多培训营销管理、电子商务等知识。
早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尼合迈提霍嘉说,目前,务农人员素质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