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机化工作在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水平显着提升,推进了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进程,对助推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装备总量较快增长。十二五末,全市农机总动力将达到168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31.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9.3万台,比2010年增加1.7万台;配套农机具达到16万台,比2010年增加1.9万台;旱田种植机械达到1.8万台,比2010年增加4100台;水田种植机械达到1500台,比2010年增加53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达到850台,比2010年增加450台;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1850台,比2010年增加378台;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到10亿元,比2010年增加3.4亿元。 作业水平显着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实施了主要农作物农机示范县项目建设,推进了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一些新机具新技术在主要生产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十二五末,全市将完成主要农机化作业总量920万亩,完成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6项,推广农机具1.1万台,作业面积180多万亩。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小型水稻割晒机》、《WG600微耕机》、《温室大棚供热设备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现已得到验收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推广技术》、《玉米机械精量播种推广技术》、《水田旋耕节水整地推广技术》等获得省、市农业科技进步推广成果奖励。全市共建国家、省级示范区3个,建新技术试验示范点20个,争取国家投入1亿余元。农机作业总量比2010年增加300多万亩,增长48%。水稻机插从2010年的51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78万亩,增长53%,机插水平达到56%,扭转了水稻机插面积长期低迷徘徊的局面;玉米机收从2010年的16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40万亩,增长150%,机收水平达到15%,这一时期是玉米机收水平突破性发展阶段。全市主要农作物机耕水平达到86%,机播水平达到59%,机收水平达到32%,其中水稻机收水平达到72%。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 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全市现有乡以上公益性农机管理机构96个,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688人。其中,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70个,管理人员319人;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4个,教师71人;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5个,技术人员92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8个,监理人员205人;全市有农机修理网点485个,从业人员1052人;农机销售网点255个,营销人员717人;农机户82022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80个,从业人员5684人。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生产市场化发展需要。 装备结构日渐优化。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补贴覆盖面和单机补贴金额逐步提高,为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落实中央、省级财政补贴资金3.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8亿元,增长了110%,累计惠及农民2.5万户、补贴机械3.3万台,农机装备结构逐步向大中型机械转化,带动农民投资4.5亿元,较好地发挥了国家惠农政策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农民购机、用机热情日益高涨,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安全监管逐步规范。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依法兴机、依法治机成为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推进监管环节由使用操作向农业机械生产全过程转变,监管范围由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向所有农业机械转变;监管方式由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二是推进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整治和大检查活动,严格治理黑车非驾、违章载人等违章行为,杜绝农机违章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二五期间,全市拖拉机注册率达到60%,拖拉机检验率达到80%,驾驶员持证率达到80%,农机事故率和事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和0.8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