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技能人才俏 培育空间大——来自“中联重科杯”全国农民职业技能竞赛的思考
2015年12月17日 18:54 农机通

  《农民日报》

  有条不紊地检测,仔仔细细地调试,一丝不苟地整理摆放工具,仅仅90分钟时间,车间内的一台台大型拖拉机和收割机,便被陆陆续续地启动了起来,一个个故障终于被排除清理,而选手们也长舒一口气。

  11月27日,由农业部科教司、农机化司、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赛事中联重科杯全国农民职业技能竞赛,在安徽芜湖工业园区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场特殊的技能竞赛。这些在赛场上精准排除故障的并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维修工人,而是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76名普普通通的农机维修工、农机手、合作社社长、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在全国的舞台上同台竞技,展现着我国农机一线新型职业农民的水平和风采。

  现代农业需要职业农民,*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而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里,*缺高技能的人才。在竞赛现场,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告诉记者,完善的农业装备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随着农业全程机械化的不断普及,我国的农机装备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尽管我国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1%,但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这一数据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农机专业高级人才的比例也并不高。

  我们江苏的农业机械化率相对较高,但仍然缺至少5000名高级农机人才,尤其是在农机维修方面,人才匮乏。在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总站站长周宝银看来,尽管江苏已经有400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且数量还在增加,但在农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里,缺的正是高级的维修工。

  采访中,周宝银向记者介绍,现在江苏每年都认定3万名农机新型职业农民,而只有700人能获得高级农机职业农民的认定证书。培训高级人才,需要系统学习,需要实践操作,需要时间和周期,要求很高。

  不仅在江苏,全国的许多省市,同样面临着高级农机人才匮乏、农机维修难和维修贵的问题。竞赛的裁判长、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维修与职业技能指导处处长温芳告诉记者:农机维修实际上是工科的活,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却需要由农民来做,这就对农民的素质和职业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培养他们就成为眼下的关键。据温芳介绍,现在我国共有180万农机从业人员,而高级维修人才不过10万人。缺口还很大。

  现在国家已将农机装备制造发展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面,而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上,如何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机技能人才,迫在眉睫。唐珂表示。

  以赛带训,激励优秀农机手脱颖而出

  首次针对新型职业农民,中联重科杯全国农民职业技能竞赛的公告一发布,就立刻吸引了全国20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报名参加。经过各省的层层选拔,*终26个省共选出了76名农机手前来参加比赛。

  作为一场全国性的技能竞赛,这次比赛按照农机修理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标准,分为了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其中,理论占了20%,实操占80%。实操部分,要求选手在90分钟时间内,准确诊断和排除拖拉机和收割机的故障。

  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来自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谢好学告诉记者,这次比赛不仅考验了选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搭建了一个比拼技能、相互学习的平台,这种交流比获奖更为重要。

  几乎每一名来参赛的选手都特别珍视这样的比赛机会。得知自己能来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山西代表队农机手陈军义在出发前特地给温芳发过一条短信,他说:温老师,我是在2013年青岛会上流泪的山西小伙,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我很荣幸地参加全国农机竞赛活动,做梦我都没想到我能参加比赛。

  **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面对严格的比赛流程和颇有难度的题目,黑龙江虎林市东城镇永丰村的55岁农民崔玉贵,却一点也不犯怵。作为这次比赛中年龄*大的选手,尽管只有6年的维修经验,尽管知识基本都是自学,但他显得特别从容自信:我在农垦啥大机械都见过,感觉这比赛没有啥问题,拿奖不在话下。

  这是基层农机维修人员技术技能的一次大检阅,事实上也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一次大展示。我们也希望能够以赛带训,选拔出*优秀的农机维修人才。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勤对记者说。

  作为活动的承办方,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表示,现代农业需要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经营,农业机械化产业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引擎和保障,而农业机械产业发展的关键还是人才。竞赛的举行既是为了引导从业者钻研技术,也是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行行出状元,职业农民培育还要再加力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来自江苏南京市马鞍镇康龙农机合作社社长、37岁的农民干凤峰*终获得了比赛的**名,他和另外三名一等奖获奖选手一起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他自己还将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55岁的老崔获得了二等奖。

  作为南京当地有名的农机示范户,尽管拥有大专学历,干凤峰所有的农机知识却都是自学。对于能在比赛中拿到**名,他感到十分意外:比赛时,我的发动机没有弄响,没想到还拿了**。干凤峰说得很谦虚,我拿到了**,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基层的农民的农机维修水平整体的确不高,迫切需要系统的职业化的培训。

  尽管只是谦虚的表示,但作为整场比赛的裁判长,温芳认为,与专业的农机维修师相比,一线职业农民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的比赛,需要选手将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现场演示结合起来,这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毕竟我们的农民大多没有系统专业的知识。一是缺少临场发挥的经验,二是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系统。

  我们多数参赛者都是自学成才、自我摸索的,十分需要这样的比赛和培训的机会。我希望今后能多组织一些这样的赛事,搭建这样的平台,多给我们一些专门的系统化的培训。赛后老崔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据了解,为了加快农机职业人才的培育,目前我国已经专门成立了现代农机装备职业教育集团,将整合多方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全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资源,提升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水平。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高级技术人才缺少,需要及时填补缺口。原来的农机培训大多是企业在做。现在,我们要从国家层面出发,专门针对农机培养职业农民。方式手段很多,职教集团的成立是一种,另外还可以利用项目开展培训。纪绍勤说,这些获奖的农机技能人才也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领头雁,回去后将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

  比赛刚结束,还没来得及领走奖品,干凤峰就要赶回南京:村里的几百亩水稻,还等着我们合作社去收割呢。干凤峰说,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不但让我赚了钱,而且也体现了人生价值。这次拿了**,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以后,我一方面要服务好农民,另一方面还要培训更多更专业的农机手。干凤峰说得很坚定,他对未来的农机事业,充满期待。

  【记者手记】呼唤更多技能型职业农民

  一场全国农业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为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农机手们提供展现风采的舞台,也真正选拔出了全国顶尖的高技能的农机人才。即便如此,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农机人才,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的数量和比例依然远远不够,农村生产中农机维修难、维修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事实上,缺失高级技能人才的不仅仅是农机装备领域。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随着农业朝着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农业的生产经营、农机的研发使用、农技的示范推广、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都急需一大批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与城市相比,农业领域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然而,与生产经营型和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相比,专业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由于其对学历、素质、培训的要求相对更高,目前在培育的数量 和比例上依然不高,依然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解决农业的人才缺口,势必会影响我国未来农业的健康发展。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大势所趋。要填补农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政策。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大专业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比如以赛促学、以赛带训;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来走专业技能的道路,帮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早日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中联重科农业机械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