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新型职业农机手咋培育”值得一问
2015年12月19日 14:58 中国农业新闻网

  如今的三夏、三秋大忙季节,随风起伏的麦浪稻海中,难见挥汗如雨的农民,往来穿梭的更多是坐在联合收割机驾驶室里的农机手。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手段已进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农机手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农机作业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质量。而在不少地区,农机驾驶人员50岁以上的超过70%,熟练机手紧缺,农机手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农机手队伍迫在眉睫。

  近年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多方协调沟通,争取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获证奖补、农机化培训专项等多种政策资金扶持,有效推动了农机手培训的开展。农业部已连续7年在全国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年均培训农机实用人才达400万人次。但从地方层面看,农机手培训缺少明确的专项资金,只能靠各地农机部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也是造成了农机手培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建议国家增加对农机手培训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使其紧跟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步伐,全面提高农机手服务三农的能力。

  为吸引更多农机手主动参加,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用性,田间操作、多部门联动、政企联动等培训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也受到了农机手的欢迎。如农业部系统通过政企联动举办农机维修高级技能培训班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带动了农机修理工和农机合作社经理人两类人员素质的快速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针对农机手的培训内容还比较单一,大多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和农机修理工为主,还不能满足全面全程机械化的要求。此外,受多种原因限制,目前的培训较少考虑参训农机手的差异,特别是他们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还不够强。另有不少机手反映,现在的培训更多偏向理论知识,如果多结合实践操作,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在提高对农机手的教育培训能力方面,各地农机化系统采取多种方法着力改善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等。如陕西省农机局每年选择10所农机化学校及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年度投资200万元,用于县级培训机构购买设备,改扩建培训场地,年增加培训500人次以上。但早在十多年前,我国针对农机手的培养体系曾较健全,各类农业大学中设有农机化乃至农机维修专业;全国300多所省市级农业中专校中1/3是农机化中专校;各县农机部门均设有农机成人培训班。而随着国家教育机构改革,这些农机化培训机构大为弱化。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总量较2003年下降了20%,机构人员较2003年减少了9000多人。未来一段时间,谁来培训农机手问题不容忽视。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现代农业技能、具备先进经营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而5400万农机手就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是先进农业机械的操作者,更将是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者、示范者和传播者!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