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主持人: 本报特派记者 吴绍冰 贾海丽
出场嘉宾:杨玉成委员: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
胡 翎代表:省侨联副主席
许 ?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杨秀华代表:承德县朝梁子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甫一到京,便热议起现代农业的话题。大家认为,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特殊艰巨性,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作用,坚持多条腿走路,做好农业现代化大文章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新闻背景:去年河北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果菜、畜产品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0万家,建成和在建的各类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达730多个。
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认为,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河北三农发展难题,加快推进我省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的转型升级,增加和保障有效供给,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在农产品供求由卖方转变成买方市场的一种适应。杨秀华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培育和发展新、特、优农产品,满足高端消费市场供给侧需求方面离不开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在这个方面更需要政策性投入引领,全范围、广覆盖。
近年来河北省粮食连年增产,但结构性矛盾也有所显现,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一边是农产品卖难、谷贱伤农,一边是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愈加重视、绿色有机等食品供不应求,这说明我们农业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对称,供给侧出了问题。杨玉成委员说。
代表委员们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必须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对于我省来说,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农业供给侧入手,通过农业生产工业化、销售渠道网络化,构建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品牌农业需多元发力、多点支撑
新闻背景:据《中国品牌农业年鉴》提供的资料显示,河北省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企业和产品,仅占山东的24%和27%,品牌农业是河北省农业*大的短板。
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认为,从农业供给侧入手,打造品牌农业,是我省农业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力、创建新供给、满足新需求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发展品牌农业难度远超工业品牌,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强力推动。
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000余家,我省应进一步支持这些龙头企业用好优质资源打造区域品牌,在区域公用品牌之下打造有差异性、独具特色的企业自身产品品牌,真正形成市场上****的农业品牌。杨玉成委员认为,我省可考虑推广南方黑芝麻等品牌园区建设经验。政府对各类市场主体建设现代农业品牌园区给予大力扶持,开展现代品牌园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终实现全覆盖,对园区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认证等予以重点扶持。杨玉成委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园区为抓手。打造品牌农业,也须进一步扶持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胡翎代表建议,要立足河北优势,尽快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供应基地,以抓工业园区建设的理念抓基地建设,搞好园区建设规划的顶层设计,抓出样板,抓好运行,使之成为科技含量较高、运行机制灵活、带动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先行区、先进科学技术转化的核心区、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经营机制体制创新的试验区、京津市场农产品占有率的主导区。
发展品牌农业必须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杨秀华代表建议,提高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建设、生产经营的政策性投入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扶持比例,让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钱赚、能盈利,更好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产业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并与农户形成更为紧密的良性利益链接机制。特别要支持龙头企业对目前尚无品牌的边远山区特色农产品开展品牌化塑造。
许?委员说,发展品牌农业*终要靠人,将来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个焦点问题,需要农民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我省把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很有必要,必须进一步构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接二连三实现产业融合
新闻背景: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向第三产业加速延伸。全省已建起10条名镇名村精品旅游线路、7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10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经营户3.45万户,乡村旅游从业人数28.1万人,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9011元,去年休闲农业吸引游客1亿人次,受益农民百万人。
两会现场:发展现代农业,功夫在农外。代表委员们认为,必须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必须重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借力一带一路等***战略,推动农业走出去。
胡翎代表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让传统农业接二连三,既要接入加工业的第二产业,也要连接乡村游、生态游等第三产业。要以建设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科技展示等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为带动,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杨秀华代表则认为,应进一步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推进农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程,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业态,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小镇、魅力村庄和健康养生基地。
杨玉成委员说,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少是制约我省农业产业升级的一大瓶颈。要大力发展牛奶、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许?委员提出,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深化农业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机遇。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企业走出去,想方设法把农产品卖出去,下大力气把农业优质资源引进来。以产业为重点,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开展项目合作交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构建能够走出去的农业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