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澄迈近年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图为澄迈县金江镇龙坡洋瓜菜基地。 显煌 摄
1公斤澄迈无核荔枝,*高卖出了1000元高价!两个澄迈无籽蜜柚,*高卖到388元!当农产品+品牌,其价值将获得充分的市场认知和认可。
福山咖啡、无核荔枝、白莲鹅、和牛、福橙每年的不同季节,澄迈都有不同的农产品品牌在消费市场上占据龙头地位。
在经济新常态机遇下,澄迈近年来依托其独特的生态资源,以品牌为引领,用工业化思维深耕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201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50亿元,比上年增长6.1%,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撰文/李关平
充分做足硒文章
海南有句俗语:肥土出百姓,瘦土出官爷。越是肥沃土地上成长的人,越热衷于乡土发展。
在肥沃红土壤生长的澄迈人,自古以来就有着重视家族源流,关注乡土发展的脾性。总爱研究着,在这块乡土上能捣鼓出什么名堂来。也就有了罗驿村李氏家族从云南丽江回乡规划村庄建立祠堂的故事;有了徐秀义带领全家两代人,三十年辛勤耕耘,创办福山咖啡品牌的故事。
也许是上天的厚爱,在澄迈2072平方公里土地上,农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壤类型多为火山熔岩灰、玄武岩风化而成的红土壤,有机质和硒元素含量高。
据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检测表明,澄迈县表层土壤硒元素的平均含量达0.51?/?,全县富硒土壤面积1177.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6%,是我省富硒土壤分布较集中、面积较大的市县之一。
在我国,有三分之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硒缺乏、当地居民硒摄入量严重不足的情况,近年来各地纷纷研究并开发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
澄迈抓住富硒的独特自然条件,将富硒食品作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业来发展,继而打造出富硒大米、富硒福橙、富硒咖啡等系列农产品品牌。福橙在种植之初,面临着和其他农产品一样的问题,产品辨识度不高,市场信任度低,面临着其他相似产品的市场冲击风险。为提高品牌辨识度,澄迈首先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福橙营养价值,明确了福橙富含硒元素,打出富含硒元素的营养价值招牌,市场需求来了,价格也上来了。
工业化思维深耕农业
在工业化突飞猛进的时代,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却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
近年来,澄迈县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四化四县目标,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农业品牌高新优多的良好局面。
现代生态农业是澄迈的优势产业,也是澄迈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用工业标准化理念发展工业,大多数农产品品牌从种植、管理、加工、销售都有严格执行的标准条例,按照工业链条模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质量和服务上有较高的保障。
一是加强农产品有标识可追溯体系建设,88%农产品做到有标识可追溯,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二是加强农药一卡通经营超市监管,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三是建成澄迈县农产品检测站,在12个大田洋设立了田头综合服务站,开展农资配送、种植规划、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农产品摘前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水平。四是畜牧产品实行一证一标一单管理,重大动物疫病连续16年零发生。全县瓜果菜、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畜牧产品合格率达100%,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一只受精的鹅蛋,经过机器孵化出鹅苗,将鹅苗统一发放至养殖户手中,养殖户按统一发放的饲料喂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时间收购回来后,再圈养20天,屠宰分类,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合格后贴标签送往餐饮店或超市,再送上百姓餐桌。
从鹅苗孵化到送上百姓餐桌,我们都有一套严格、标准的流程,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从管理到技术上都难以出现一丝差错。白莲鹅厂负责人说,白莲鹅的整个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市场的价格、疾病、政策等外来压力,都有一套抵御机制。
高质量的澄迈农产品为澄迈农业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澄迈依托本地的富硒、长寿、绿色资源,为农产品品牌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品种、质量、供销到配送,澄迈的农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成为我省生态高效农业的形象代表。
商标富农打造绿色聚宝盆
在农业品牌打造上,澄迈县一直在提倡先打品牌后做产业的工业化思维,应用在农业上取得了较大成效。
早在2009年,澄迈县在农业品牌商开展商标富农战略,与省工商局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实施商标富农示范县工程,成为我国**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澄迈县商标富农工程扶持办法》等多项优惠、奖励政策。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澄迈人吃过没有自主品牌的苦。海平达有限公司就曾因为不重视品牌而遭遇发展尴尬。从1990年代就开始在澄迈进行白莲鹅养殖,但一直以来没有注册品牌商标。2004年,海平达发现白莲鹅商标已经被湖北一家广告公司抢注,经过澄迈县工商局配合协调、谈判,一直到了2013年才以10万元价格把商标回购回来。
以引导农产品商标注册为核心,以打造农产品品牌为纽带,澄迈县近年来建立了政府+公司+商标+基地+金融+强势媒体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近7年累计投入近亿元,大力实施商标富农工程,累计注册农业商标929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23件,国际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多的市县。
先后成功注册澄迈福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山咖啡、苦丁茶等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先后打造无核荔枝、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桥沙地瓜、无籽蜜柚、冬季瓜菜、苦丁茶、莲雾、龙吉米、白莲鹅、文儒山寮鸡、瑞溪牛肉干、加乐黑猪、加笼坪放养土鸡蛋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响誉省全国。
尝试到品牌富农的田头后,澄迈农业部门和农民们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护品牌方面也更为自觉。近年来,澄迈县先后成立了福橙研究所、咖啡研究所等科技研究机构,聘请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专家,对福橙、福山咖啡、无籽蜜柚等品牌农产品的种苗研发、栽培技术管理等进行研究及普及,并制定了相关的行业标准。
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跨越升级
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认为,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一是纵深发展,可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进而完善和提升农业品牌的价值;二是横向发展,通过品牌市场影响力横跨三大产业发展。
纵深发展,例如澄迈的海平达有限公司的白莲鹅品牌,白莲鹅产业从*初的鹅苗培育、鹅肉生产,到引进鹅肥肝深加工生产线,开设餐饮连锁店。通过拉长白莲鹅产业链条,带动共1800多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横跨发展,可以澄迈福山咖啡为例,福山咖啡是澄迈有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多年来福山咖啡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在澄迈福山等地形成了具有田园风格的咖啡消费文化。2011年,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建成,澄迈人借助福山咖啡品牌的影响力,以旅游带动产业,产业扶持旅游,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
据悉,澄迈县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05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2015年,澄迈县农林牧渔增加值66.83亿元,同比增长6.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同比增长9.6%。
富硒福地,长寿之乡。勤劳的澄迈人在这片富硒土地上积极探索着发展之路,打造了富硒、有机、长寿多个高含金量的标签。随着澄迈的品牌农业积极探索发展,当地出产的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无核荔枝、桥头地瓜等农产品在省内外形成品牌效应,不少产品走进了北京、山东、香港等地的大众餐桌,甚至出口欧美,为澄迈乃至海南的本土农业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