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国内经济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如火如荼。当前,我们发展农业的任务和背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顺应新形势,农业发展要稳步推进集约化和规模化。
湖北黄梅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全县100多万人口,近七成是农业人口。在这几年的农业发展中,我们体会到,农业发展必须以科技、管理、生态为核心,以完善的产业链作保证。互联网思维正在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农业发展也要有互联网思维,有跨界融合发展意识。具体到实践层面,农业发展要努力向规模型、融合型、品牌型转变。
发展规模型农业。现代农业的基础在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发展规模型农业,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把土地集中起来。农民要富起来,一方面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减少农民,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和综合种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当前,要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探索土地入股、托管等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要以农业产业示范区为载体,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构筑规模型农业示范基地。2015年,黄梅县土地流转备案面积25万亩,季节性流转面积10万亩,创建粮食高产省部级示范片10万亩,建成稻虾共作万亩示范区。二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今后主要靠谁来种地?不再是传统的个体农民,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我们要积极鼓励种粮大户和紧密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依靠和发动市场主体,探索农业立体化、综合化、高效化种养模式。黄梅县近几年注重培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截至2015年年底,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48家,家庭农场260家,种养销大户3852户,每年培训和认定职业农民500余人。除了农业大户,我们还吸引很多大学生农民返乡种田,成长为大户,为组织农民、提升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谦益农业创始人李明攀就是黄梅众多大学生创业中的一个代表,6年内发展生态农业基地6000余亩,其企业生产的放心大米、杂粮行销全国。三是大力发展机械化。没有机械化的大发展,就没有规模化的大生产。2015年,黄梅县濯港镇通过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双季稻面积达到13万亩,农户仅通过全程机械化生产亩均增收200元。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深化农机化示范县建设,重点推广机种机收、机耕机播等全程机械化服务模式;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各环节机械化,力争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保持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发展融合型农业。跨界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在融合,要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延伸链条,拓展空间,提升附加值。有学者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农、林、水产业属于**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1+2+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内涵。长期以来,我们的农业只停留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其实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有多重功能和价值,比如植物开花期间可以观赏,结果期间可以采摘,初级农产品加工后可以走向更大市场。发展第六产业的根本目的是振兴传统的农业、农村,改变农村发展前景;坚持以农业为主体,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作为**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第六产业实质是强调基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范围拓展的产业融合,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发展融合型农业,重点要推进三个融合:一是推进农工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行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电商物流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黄梅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86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8∶1。通过现代商业资本运作,引入工商资本建设两湖农业产业示范区、康宏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乳业生态产业园、油茶蓝莓产业园、绿色蔬菜产业园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等一区五园。其中康宏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新建日产300吨综合型油厂;日产600吨现代化大型米厂;10万吨粮食期货交割库;还包括大型农用产品物流专业交易市场和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二是推进农商融合。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搭建农产品内展外销平台,加强农超对接,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小池滨江新区建成国际农产品物流港和农产品电商产业园,每天农产品交易量超过1000吨。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网点164家,畅通农用物资下乡通道,去年365个农产品实现网上直销,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三是推进农旅融合。积极培育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的主题农场、特色农庄、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提升农业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涌现出了消夏避暑、渔乐体验、旅游观光等不同类型旅游型村庄23个。如黄梅县柳林乡引进湖北瑞坤公司开发玫瑰谷漂流和生态观光,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土地年租金达100多万元,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
发展品牌型农业。现代农业的竞争力在于品牌。要推进农业种植、加工等环节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挖掘农产品的文化、生态、健康等元素,引导企业由卖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品牌农业是一个综合概念,既有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有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品牌农业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目前,黄梅县创建省部级示范养殖场22个,成功申报有机绿色食品19个,无公害食品17个,认定国家地标产品6个,拥有农产品品牌38个。农业创品牌,带来的是高效益。黄梅县红马集团生产的红马生态米,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南昌、九江等十多个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每斤售价高达16元,是普通大米6倍左右。十三五时期,我们把创建品牌农业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致力于打好资源整合牌文化特色牌产品展销牌,狠抓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力争全县农产品商标品牌发展到100个,培育省级名牌产品10个,争创***名牌产品2个以上,不断提高农业品牌的市场覆盖面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