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百加斤易,千加两难。
近年来,宁夏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想方设法搞活粮食流通,保证了全区粮食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确保了区域粮食安全。
改革创新做大粮食经济
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宁夏基本建立起了粮食行政垂直管理、自治区原粮一级储备、购销市场主体多元化三大体系。
去年,宁夏逐级建立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将粮食安全责任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将8家粮食储备库和3家粮食代储库进行整合,成立宁夏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组建一年来,公司在全国粮食市场低迷运行的大背景下,盈利数百万元;全区共保留国有骨干粮库56个,仓容量32.6万吨,为实施粮食宏观调控,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自治区粮食局制订了《加快推进宁夏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争取自治区财政及政策支持,地方财政每年也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工作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改革使宁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得以彻底减负,轻装上阵自主经营。共消化老账27351万元,除政策性财务挂账和附营业务贷款停息挂账外,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账问题基本解决,整体扭亏为盈。
粮食安 天下稳
近5年,是宁夏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的时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条例》,是我国**部地方粮食法规。目前,区、市、县三级粮油储备库存均为历史*高水平,全区现有各类粮食库存85.88万吨。储备粮的购销、轮换也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年均轮换储备粮10万吨以上,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价格的蓄水池作用充分发挥。
2008年,自治区建立了应急成品粮储备体系。创新建立的自治区应急成品粮油储备,成品粮储备8350吨,食用植物油储备9000吨,可确保5个地级市城区人口10天的口粮供应和全区总人口1个月的口油供应。宁夏成为全国**个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的省区。
为耕者谋利
为满足农民售粮需求,自治区粮食局争取国家投资2.5亿元扩建20万吨粮仓,并于今年向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申报建设项目25个,总投资10.4亿多元。
宁夏创造性地出台稻谷临时储备政策,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有效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销实现无缝衔接,每年出台的小麦、稻谷收购信息参考价,均高于国家出台的主产区*低收购价。2008年以来,全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因粮食收购年均直接拉动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
自治区粮食局还建立任务到县、责任到县的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机制。自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全区年供应粮食120.8万吨,对保障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退耕区群众口粮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强力推进,连续两年被列入自治区民生计划为民办实事之一,累计推广农户储粮项目7.7万套,惠及山川农户。据测算,项目点农户储粮损失率可从5.4%减少到2%左右,相当于再造粮田1.18万亩,农户两年内就可收回自筹资金,深受群众欢迎。
为食者造福
自治区粮食局从解决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面打造让政府信任、社会认可的粮食事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服务。建立5个区、市级粮食监测机构,全区粮食质检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宁夏优质粮油产品继2011年全国精品粮油评比斩获9个金奖后,今年又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粮油展览会上捧回13个金奖,居全国第二。
截至目前,宁夏累计发展放心粮油店285家。其中国有粮店30家,使退出粮食流通领域多年的国字号粮店再度发展,100多万城乡群众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