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展会资讯
农业科技为龙江现代农业强筋壮骨
2016年08月22日 12:27 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

  黑龙江日报8月22日讯 依靠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农业科技在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功不可没,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黑龙江粮食生产十二连增。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通过集中科技力量,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三减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确定四大粮食作物优良品种、旱田保护性耕作及水田秸秆还田、循环农业及秸秆综合利用、奶牛肉牛生猪高产攻关等九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183个。借助农业部启动实施的东北三省一区一局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我省连续在47个县开展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落实玉米双增任务面积3000万亩,实现亩平均增产200斤,亩平均节本增效200元目标。借助农业部启动实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连续多年在全省25个县开展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落实面积达1200万亩,实现了亩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目标,水稻*高单产突破800公斤,创造了高寒地区水稻单产历史*好水平。

  与此同时,通过积极探索科研院所转企改制,构建产学研协调推进机制,支持农业院校建立农业科技型企业,鼓励事业单位种业骨干科技人员采取兼职、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等方式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显著提高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原动力。全省共建设省级创新基地331个,重点打造兰西苜蓿业、甘南设施农业、五常现代水稻种植业3个国家创新基地。

  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省农科院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20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6项,农业部行业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5项,省重大经济效益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95项。育成审定各类农作物新品种249个,比十一五增加21个;其中,水稻新品种61个。仅2015年育成的龙粳、绥粳、松粳、牡丹江、龙稻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就多达4483.27万亩,约占全省水稻面积的80%以上,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省农科院多次修订完善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大幅提高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有效增加了科技人员收入,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热情,提升全院的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全院累计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173件,申请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265件,214个农作物新品种实施了有效转化,先后与中国种子集团等120多家种业企业开展了合作,实施转化收益2.5亿元。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