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中国江苏网9月28日讯 随着80万株茶树种植完毕,汪月霞的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园规模乍现,透着勃勃生机;而年初,往来这里的人看见的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坡地。
白芽奇兰、金牡丹、紫鹃走进农业科技园,汪月霞引以为豪的茶叶新品种七彩茶长势喜人。与老基地不同,这里不仅种植高产高效茶树新品种,还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分析决策技术集成应用,构成一个从基础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实时监控、智能决策融为一体的现代茶园管理系统。在汪月霞看来,标准化生产对于优质茶至关重要。作为十里长山脚下成长起来的茶二代,她摒弃前辈多种一株树,多收一分利的传统用地思想,更钟情茶园的全程机械化管理理念。
为此,她常年奔走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院所借力引智,对茶园机耕道,调头区域,喷灌管道,色板等进行科学设计规划,并引进茶园耕作、除草、修剪、采摘等机具,执意要在丹徒乃至镇江全市**个实现茶园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为传统农业的现代高效发展探索道路。
在丹徒,像汪月霞这样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事例很多。近年来,丹徒秉持生态、高效、特色、现代的发展理念,着力把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抓流转、建基地、育龙头、活流通、创品牌,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吸引资源要素特别是资金进入现代农业生产。丹徒区农委副主任殷俊认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发挥农业接二连三的功能,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模式引入农业,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入丹徒农业领域的社会资本达5.2亿元。仅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增幅达到5.5%,带动农户6.5万户,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完成年度目标的101.7%。为了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该区从落实水、电、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及省级产业化引导项目资金等方面入手,给予重点扶持,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更好的带动农户致富。
三产融合需要载体。江苏省丹徒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政府规划引导、企业主体投入、带动农民发展、实现高效富民的运营机制,深挖潜力,内引外联,成为丹徒高效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产业园规划范围涉及四个乡镇、10个行政村,占地27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由镇江十里长山生态园和丹徒区万亩茶叶生产基地及薰衣草庄园构成,目前入住企业14家,合作社28个。上半年,园区总产值8.61亿元,增幅11.89%;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079万元,增幅22.70%。其中,茶叶生产基地实现总产值3.76亿元,同比增长13.25亿元。6月21日,通过国家茶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丹徒走出一条农业增产、农产品增值、结构增效、农民增收有机结合的产业融合新路子。
上党镇敖毅村有黄桃生产基地1400亩,年产量达200余万斤。7月份,农业部公布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该村榜上有名。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组织林果的标准化、优质化生产,成为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充价值链,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随着对敖毅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有序开发,形成良性生态旅游链,春天桃花节、秋天黄桃节,两节辉映撑起这座江南小村的旅游产业。如今,村民已不再靠单纯的林果种植实现增收,观光休闲旅游已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崔华东吴也尤崔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