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在申城,农民已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
在申城,职业农民从事新型农业,能在哪里就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龙头企业,都行。
职业农民是否胜任愉快,其间的经营和发展,又呈现怎样的样貌?今天,市人大代表年终视察新型农业,不妨借这个窗口管窥一二。
先看,家庭农场。2007年,松江区探索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获得成功。2013年起,全市推广松江经验。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发展家庭农场3829户,其中,粮食生产家庭农场3555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5.9万亩;同时,申城还支持发展机农结合、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等多种形式的家庭农场。
再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5年底,全市通过工商部门年度报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6302家。其中,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合作社有3216家,实有成员6.46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2.28万户;合作社经营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达到128万亩,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295万吨,实现经营收入86亿元;年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有208家。值得一提的是,申城在国内首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联社,由此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社联社共计近30家。
再看,农业龙头企业。截至2015年底,申城有农业龙头企业386家,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特产业等。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有84家,10亿元以上的13家,50亿元以上的有6家,100亿元以上的4家。值得关注的是,申城农业龙头企业正在加快证券市场上市步伐,通过上市融资,吸收社会资本,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谋求做强做大。
申城新型农业的样貌,大体如此。至于职业农民,早在2011年,市政府办公厅就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情况的审议意见复函已表明:在合作社登记过程中,将农民的认定由身份界定向职业界定扩展,放宽合作社社员的准入标准,同时着手建立合作社退出机制。
当时,为了促进规模化经营,保障市场供应,申城重点扶持蔬菜类合作社,推进农超对接和农标对接,鼓励适当减免合作社生产的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和城区标准化菜场的进场费、摊位费。联华、农工商、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一时间都成了跟合作社手拉手的合作伙伴;杨浦、普陀、虹口等中心城区,也协调落实十多家标准化菜场向合作社提供摊位,鼓励合作社打造品牌。
不仅如此,申城还鼓励大学生扎根合作社,每年组织招募一批大学生担任合作社助理职务,允许将服务期从2年延长到3年。对在合作社工作满3年的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建立学费代偿机制;合作社急需的农业专业人才也列入本市人才引进范围,允许办理人才引进类居住证。
时至今日,新型职业农民又该如何界定?市农委给出的素描是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而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几年来,申城拿出33个实训示范基地,经过实训的新型职业农民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中坚力量。截至2015年底,申城共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5566人,有3507人经认定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即便如此,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业专业人才依然匮乏。想想也是,即便不必像前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产条件相对艰苦、收入相对偏低、社会存有偏见,依然羁绊着大学毕业生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职业选择。以嘉定为例,这里有7万亩粮田、2万亩菜田,60岁以下的农业从业人员仅有120多人,要完成粮食和蔬菜生产*低保有量任务,只能吸纳一部分60周岁以上的农民和外来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生产。
农业,关乎国家的根基命脉。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政策体系,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在申城,如何以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为核心,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力度,加大财权、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能级、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做强做大农业企业,都有待创新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