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安排部署,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信心,加快深化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刚刚过去的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为全省经济低位企稳、稳步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农村成为全省经济时期的稳定器、压舱石。粮食再获丰收,为历史第二高产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达到10082元,突破万元大关尤其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空前加大,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强了底气、增加了亮色。
同时也要看到,制约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难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从外部看,近几年玉米库存大量增加,价格降至多年来*低。与此同时,作为优质杂粮黄金产区,产业发育严重滞后,综合效益还很低下;从内部看,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减少,农业利润空间压缩,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下降,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明显减弱。
这些矛盾和难题,内在原因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当下,我省农业突出表现为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若还是简单地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作量的增减,而不着眼质的提升,会让农民在市场同质化竞争中损失惨重。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体讲,在优化布局上,要明确主攻方向,集聚要素资源,做精杂粮、做优果菜、做好药材;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打好特色王牌,以功能农业为引领,发展品牌农业。特别要着力开发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广度和深度。要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当今世界的农业竞争,与其说是单个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集良种、生产、加工、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长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整个农业产业体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要实现农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就必须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着力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突出抓好山西农谷建设,打造功能食品科创城和功能农业示范园。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现阶段仍是土地问题。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金、土地等农业发展要素。同时,还要确保财政三农投入只增不减,持续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为农业农村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补短板,就是大力弥补制约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既要补农业基本建设之短,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又要补农业生态环境之短,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比如,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瓶颈制约,补短板,就必须着力强化水资源支撑。
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季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牵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迎接三农发展新春天!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