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大基地、大龙头、大产业、大园区、大品牌、大融合,5年之后,合肥农业产业化将兼具这六大特点。4月26日,合肥市政府第8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点明了方向。
大基地:合肥人的菜篮子更绿色
大基地,是合肥农业产业化的气魄;绿色,是合肥农业产业化的态度。按照《实施意见》,合肥市将科学划定农产品优势区域,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设一流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到2021年,建成优质专用粮食基地55万亩、果蔬基地17万亩、水产健康养殖基地54.7万亩,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95%。生态循环农业,将是合肥市大基地建设的重头戏,突出粮食生产功能区、菜篮子工程蔬果基地、健康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发展高效、特色、安全、可控的绿色产业。届时,合肥市将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控制和可追溯制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通过开展百家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合肥市将重点扶持100个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位居前列的大型龙头企业,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兴办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21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50家,大型农业企业集团3家。
大产业:农产品加工水平领跑全省
早在2012年,合肥市便成为全省首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千亿市。在未来5年,合肥市将继续聚焦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三大领域。农业产业化加工水平,在全省保持领跑。
鼓励企业开展精细生产、深度加工和系列开放,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重点发展米面品、肉品、乳品、果蔬、油脂、水产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意见》明确,将培养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主食加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冷冻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发展餐桌经济,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模式,在全市建设100个示范主食厨房网店。
在大园区升级方面,合肥市计划重点扶持2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肥东县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等七个升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到2021年,形成6个研发能力一流、创新能力一流、加工能力一流、年产值过百亿的加工集中区。
大品牌:力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5个
合字牌农产品,未来将成为消费者的宠儿。按照《实施意见》,到2021年,合肥市将累计认证三品一标910个、产地认证面积300万亩,产品认证覆盖率达75%,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5个、省级著名商标250个。
未来,合肥的同类产品有望变身为集团军,改变一直以来各自为战的品牌格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合肥市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优势品牌的有机整合,对同类产品逐步实施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宣传广告、统一设计包装、统一质量标准。同时,加大合字号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形象宣传和营销力度,挖掘品牌文化内涵。
此外,农业还将与电子商务、旅游等产业跨界融合。合肥市将重点做山、水、泉、花果、民宿、农耕、节庆、养老、美食、毅行等十篇文章,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到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将突破4000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