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本报记者 刘又元 通讯员 高润保报道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中国传统农民耕作辛劳的真实写照,当前,随着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三农格局和生产模式发生急剧变化,职业农民应运面生。湖北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促进农业增值农民增收,拓宽农业的产业链,打造培育农村发展的新业态。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到城市务工,与之相关的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农产品供给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湖北自2012年以来,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试点,宜都、公安、新洲、东西湖区作为农业部100个试点县被纳入全国试点范围,并增加枣阳、夷陵、监利三个省级试点县,一共7个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湖北天门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吴华平,创新机械化+合作社模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辉,科教兴村,产业扶贫,开展农业种、养、加、游一体化服务,带动全村农民开展特色种养。科教兴村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在湖北数不胜数,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欧阳书文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截至目前,湖北已系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省系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30万人,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达到100万人左右。
探春赏花乡村游,催生湖北油菜产业嬗变新引擎。湖北咸宁咸安区利用冬闲土地种植油菜,花季形成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今年引来武汉、岳阳、九江等地10余万人来赏花,探春赏花带动了当地 农家乐的兴旺,同时也让当地的土鸡、干笋、干萝卜、芍线粉等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
小朱湾,是武汉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村的一个自然村湾,30多户,130余人。几年前,这个偏僻的小村湾,还是污水横流的穷村。近几年来,该村借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薰衣草风情园和七彩花海景区,对湾子里30户农民住房进行了装修改造,目前,观光、度假、采摘、农作、垂钓、食宿等、休闲娱乐度假已成为童周村主打产业。
武汉市五里界街童周岭村村支部书记罗刚玉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靠职业农民,职业农民必须靠产业做支撑,下一步将以乡村游为契机,拓宽农业+旅游这一产业链,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
2016年,湖北全年乡村旅游接待 1.9亿人次,实现总收入1500 亿元。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吸引了来自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入境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拓展产业链,增加农民或者是新型经营主体收益,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农村发展新业态,农业+在荆楚大地上风生水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湖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桂华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说,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湖北农村改革的推动者,农业转型的排头兵、发展产业的带头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与示范,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真实依据。
张桂华表示,目前,湖北职业农民队伍规模还比较小,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还不强。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要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就需要想更多的办法,探更多的路子,引导和支持更多的农民走职业化道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不再是美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