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展会资讯
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松山农民增收新动能
2017年05月16日 12:58 赤峰日报,作者:聂珊

  又是一年好光景,松山大地热潮涌动。作为产粮大县,去年松山区粮食产量达16万斤,连续13年居全市**,在高产背后,种粮户的收入却因价格的天花板和成本的地板双重挤压而增长乏力。为此,该区今年从稳定粮食产能调整种植结构双线发力,缩减非优势地区的玉米种植10万亩以减少低端供给,同步建设优质玉米生产基地80万亩来增加有效供给,而这只是该区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之一。

  面向市场,种养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眼下正是头茬暖棚番茄销售的好时节,松山区大庙镇公主陵设施农业园区里一派忙碌的场景。虽说一天一个价,但这两年番茄平均价格都在两块五左右,一个大棚一年收入5万元不成问题。种棚户翁井山说。

  十年间,园区内的暖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0亩,以番茄为主,形成了集聚效应。近年番茄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居高不下,农户都争相承包大棚。乡镇会同农业部门根据市场信息,为棚户提供指导。大庙镇副镇长于磊说。

  今年,松山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市场,加快种养结构调整步伐,围绕粮食、蔬菜、生猪等优势产业,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巩固膜下滴灌成果;结合扶贫推进设施农业,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发展高效设施蔬菜4.5万亩以上,保持露地蔬菜种植20万亩以上;新增经济林1.6万亩,力争总面积突破10万亩;重点支持温氏集团、家育种猪等龙头企业,推广四统一保公司+农户+银行+保险的合作养殖模式,保证农户稳定获益。

  转变方式,畅通农技推广*后一公里

  近日,自治区农牧业厅网站公示了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授奖项目,松山区的内蒙古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项目喜获一等奖。据该项目主要带头人、区水利局总工程师李学义介绍,针对松山区干旱缺水的区情、水情和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将滴灌节水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组装集成应用,每亩地可节水200立方米,同时带动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新一轮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松山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重要引擎作用,通过争取国家农业科技项目、送农技农机上门、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项举措,打通农机、农技推广使用*后一公里。去年,该区实施膜下滴灌面积633.9万亩、旱地全覆膜30.8万亩,落实农机补贴资金461.34万元、补贴各类机具239台套,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3家,农机综合作业率达75.5%,该区被评为全国农机先进集体。

  在区农机局承办的全市深松整地现场推进会上,演示了技术作业要点,推广了先进耕作经验和机型,吸引了全市农机企业及农民2000余人参会,为促进深松整地技术、残膜回收等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拓展了新渠道。

  融合发展,拓展产业链价值链

  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凭借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当铺地村,一条颇具风情的美食街不仅满足了八方来客舌尖上的享受,更将满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大兴隆庄、新井村等随处可见的农家乐,让村民在家兴业成为热潮;采摘棚里樱桃、油桃、葡萄等水果,更鼓起了种棚户的钱袋子。

  除了当铺地满族乡,还有8个乡镇被划入旅游+发展战略。该区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路,围绕中心城区,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草原瓷都传统村落等文化优势和皇家漫甸、乌梁苏、盔甲山等自然景观,并利用安庆工业园区崛起的有利契机,规划了远、近、东、西四条乡村旅游线路,带动农业+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一大批集特色农业、田园观光、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为农民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今年,松山区计划投入专项资金1750万元,启动建设4条旅游公路,打造浪漫27公里乌梁苏老府书院等5个4A级和3A级景区。将三座店、大河西等村建成特色风情小镇,同步推出楚东、润泽农业等主题景区和农家乐,在安庆、夏家店扶持旅游+工业休闲旅游模式,力争四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具备全线接待能力,在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产业价值链上有更大作为。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