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农民增收、农旅融合、循环经济,潼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扶贫三步走 延伸了产业链,不仅解决农民当前的增收问题,也为农民增加了长远的收入渠道
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2015年4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看着在一片空心菜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躬身收菜的10多名农民,潼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敬博露出欣慰的笑容。园区实施的农民增收、农旅融合、循环经济等三步走措施,不仅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也让园区打造5A级乡村旅游区迈开步伐。就连以前只能烂在地里的尾菜,经过引进处理企业,也将变成农民的又一条收入渠道。
农民变身技术工 收入涨了好几十倍
7月31日上午10点30分,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潼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举目都是农田,微风一过,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蝉鸣,仿佛整个大地都在呼吸。
在朴真有机农庄的空心菜地里,十几名农民头戴草帽,腰系包装绳,正采摘空心菜。看到重庆晨报记者到来,他们双手不停,七嘴八舌地和记者聊了起来。据了解,他们都来自附近的村庄,以前,都是自己种几亩地,看天吃饭。如今,他们把土地流转出来,自己成了农业科技公司的员工,每年都能增加上万元的收入。
太安镇罐坝村的王英也是通过上述途径实现了脱贫致富。王英今年已经58岁了,一辈子都在和庄稼打交道。
王英告诉记者,以前因为3个女儿年纪小,需要大人照顾,她就在家门口种了几亩水稻。尽管一家人已很节俭,但因要供3个女儿上学,一家5口的生活非常拮据。哪一年年岁好,到年底还能剩个几百块;如果收成不好,连吃饭都成问题。王英说。
后来,王英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了村里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工作。由于她是一个老农民,所以公司特意培训她学习育苗嫁接技术。现在,王英已经成为该公司一名出色的技术员。
和以前自己种地全程包干不同,现在王英只需要负责育苗嫁接的工作,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一整天都在地里干活,一般只要8个小时。王英不仅比以前轻松,收入也更高了。现在王英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工资,加上自己在家种地,一年下来可以存2万元,是以前的好几十倍。
潼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敬博介绍,在罐坝村,目前有农业科技企业10多家。日常为企业打工的村民就有五六十人,农忙时,如果所有企业满负荷运转,足足有300多人在做。
农旅融合补上发展短板 正在打造5A级乡村旅游区
尽管当地的农业公司吸纳大量的农民打工,实现脱贫增收,但实际上依然存在100-200人的用工缺口。敬博说,这导致一些企业不得不控制自己的规模。
对很多地方来说,拥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当地人毫无疑问将大大受益。然而,敬博心里却感到不安。
种植蔬菜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为了解决用工矛盾,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未来必然会推广机械化生产。
腾出这么多劳动力,农民们怎么办?敬博经常这样自问。破解方案正在实施:按照潼南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目前园区正调结构转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农旅融合。
在潼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蔬菜博览园是*能体现园区科技元素的地方之一。博览园内的农耕文化种植区、巨型南瓜种植区、盆栽蔬菜观赏区等区域各具特色,引人注目。
虽然从表面看不出这里的小黄瓜、小辣椒等蔬菜和外面农田或大棚里种的有什么区别,但相关人士频繁提到的富硒式种植、管道种植等词汇却在彰显其与众不同。尤其是管道种植,一根根直径5cm左右的水管被搭建成轮船的样式,在管道上茁壮生长的蔬菜逐渐覆盖管道的空隙,一艘绿油油的蔬菜轮船便赫然出现。
盆栽蔬菜是园区打算大力推广的一款产品,都市人可以在自己的阳台种植如灯笼辣椒等一些样式比较好看的盆栽蔬菜,平时可以观赏,也可以采摘来吃。敬博说,除了博览园,园区正在逐步建设农业科技馆、科技培训中心、科普活动站等,让高科技蔬菜种植走进普通市民的家门。
实际上,博览园等项目正是园区发展农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规划分为现代农业体验区、现代农业创新核心区、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及产镇融合示范区等四大功能区。敬博介绍,按照区委区政府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的要求,致力将园区打造成5A级乡村旅游景区。
将园区打造成景区以后,老百姓就能开农家乐,同时向游客卖些农产品,也是一笔收入。敬博说。
萝卜尾菜变废为宝 推进农业循环生产
太安镇罐坝村每年种植萝卜,处理出来的尾菜有几十万吨。一直以来,企业都是将这些尾菜集中处理,处理费用约140元/亩。而农民则是让尾菜直接烂在地里,甚至抛弃到河沟中。
这已经不仅是增加成本和浪费的问题,还对河流产生面源污染。敬博说。
目前,园区正在规划引进一些脱水企业,批量处理萝卜尾菜。以前农民或企业自己处理尾菜还要花钱花力气,如果引进企业处理,农民又多了收入渠道,企业也能节省一些成本。敬博说,引进处理企业后,园区继续引进有能力将这些尾菜加工成饲料或沼气的企业,或者统一脱水冷冻成其他产品,进一步延长后端的产业链。
这意味着以后整个园区内,不仅有前端的种苗企业、种植企业,还有中端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及后端的尾菜处理、加工企业,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就形成了,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同时也在不断扩大他们的收入渠道。敬博笑着说。
潼南区委在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要求,必须提高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循环生产,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强化农业科技运用。同时,必须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水平,加快产业集群化,推动企业科技化,实现农业链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