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湖口县武山镇五新村村民沈小春,是领了证的新型职业农民。1969年出生的他,2005年开始学种田,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在当地称得上是老农了。
沈小春与土地结缘,相中的是武山镇当年棉花高产高效的强劲势头,故以植棉为主,附带种植吊瓜和水稻,总种植面积40余亩。在国家全面减免农业税和实施种粮补贴政策后,2009年,沈小春开始转种水稻,土地流转面积增至103亩。
据沈小春回忆,那几年,农户只求田地不荒芜,对荒田荒地不收租金。熟田租金3亩才100元,工价每天仅40至50元,每亩还可享受58元的粮食补贴,国家对粮食收购还采取了保护价措施。正是这众多农业利好政策让勤劳务实的沈小春腰包渐鼓起来。
2010年,随着农机补贴力度的加大,沈小春开始拥有自己的耕田机和收割机,告别了传统的耕作模式,实现全程机械化。2013至2015年,为培养更多种粮大户,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万元奖励大户扩大种植面积。沈小春乘着系列惠农政策的东风,稳打稳扎、辛勤耕耘,土地流转面积增至目前的1100亩。
得益于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沈小春先后购置了3台型耕田机、5台收割机,耕作效率大为提高,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两年前,又借助大户补贴政策,添置了两台烘干机,建起了50万斤库容的粮仓,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沈小春对自己衷爱的农业满怀憧憬。老种田,勤换种。几年来,他先后探索种植了双季稻、再生稻、优质稻等多种水稻品种,均获得较好收成。今年,他又开始摸索起稻田养虾的种养模式来。
沈小春靠种田建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过上了小康生活,成为当地村民羡慕的对象。一路走来,有过丰收的喜悦,也有过受灾减产的失望,尽管洒遍汗水,但他黝黑的脸庞写满甜蜜的微笑。
据县农业局副局长郭小青介绍,沈小春的成功只是湖口县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口县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县种植大户由十二五初期的10多个增至目前的200多个,农业机械化率增至70%,水稻和水田油菜从耕种到收割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涌现出田园牧歌鑫农等一大批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水稻、油菜、大豆、茶叶、中药材、油茶、果蔬等集中连片种植,农业产业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效益化发展,基地效应日益凸显。近几年,全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立,智慧农业发展提速,益农社农产品电商覆盖全县40%的行政村,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面积推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土地加速流转,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受人推崇的职业。
武山镇西桥村8组70后村民方建,放弃在外打工的高薪报酬,毅然返乡创业。2015年,他将本村进米涧300余亩水田、旱地和荒坡一起流转,水田种植有机稻,旱地种玉米养鸡,荒坡栽种茶叶或果树,水面养鱼,生态休闲农业办得风生水起,以近三年的成功实践赢得了家人和亲友们的理解与支持,成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的又一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