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中原熟,天下足。三秋时节,千百年来周而复始的秋收秋种又在河南省1.22亿亩耕地上渐次展开。机声隆隆,大型现代农业机械穿梭忙碌;硕果累累,
看中原粮仓如何破解农业发展不平衡
河南省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纪实
本报记者江娜张培奇李竟涵范亚旭
中原熟,天下足。三秋时节,千百年来周而复始的秋收秋种又在河南省1.22亿亩耕地上渐次展开。机声隆隆,大型现代农业机械穿梭忙碌;硕果累累,装满了农民的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不同的是,近年来掀起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给河南悠久的农业史添加了亮丽动人的一笔,古老的中原大地正迎来一场历史性变革。
2017年,河南调减玉米200多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林果等特色作物遍地开花;农民收入同比增长8.5%,连续8年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2.33万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3。
每10碗中国粮,有1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1个用的是河南面粉,中原粮仓在全国种植业版图中贡献突出,河南省的调结构探索对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试图发现稻黄果香中的农业生产新举措、新思路,探寻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出的结构调整新经验,感受万顷平畴上萌生的现代农业经济体系。
人口多,耕地少,粮食生产大省如何优化农业结构?
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条主线,坚守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两条底线,推行四优四化,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
人类历史上的古文明发源地多位于河流附近,河南也不例外。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条条大河奔腾不息,成为种粮的先天优势。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王牌,种粮历史长、基础好,农民种粮情结深、耕作水平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不仅持续保障了人口**大省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外调原粮和粮食制成品400多亿斤。
然而好形势遮不住新挑战。玉米产能过剩,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的主要矛盾从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粮食大省亟待转型。
从全国范围看,农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实现平衡供给是主攻方向。
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河南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说:河南农业发展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守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持续增收两条底线,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主要目标,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作为主攻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效率,使农业供给与市场需求更加有效契合。
改革要求切,调整任务重。农业结构调整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需要久久为功,统筹考虑。
为此,河南省专门出台了《河南省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并配套优质小麦发展、优质花生发展、优质果蔬发展等6个工作方案。围绕打造全产业链,建立农民增收新机制,还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除了政策的支持和一系列保障,还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三农发展必须靠特色出彩。今年年初,河南省提出四优四化的具体目标。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告诉记者:要从发展大宗普通农产品向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转变,从分散经营、粗放管理、低端加工向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方向转变。
结构调整的蓝图已成竹在胸,只待省、市、县、乡合力绘就。对于调结构,农业大市驻马店有思路也有举措。驻马店市委书记余学友说:驻马店通过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作物全资源化,增加农民收益和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435家,产业集群超千亿元规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
虽然是全国粮食百强县,但驻马店市正阳县粮食生产效益较低,年年增产,却增收乏力。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东风,正阳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县委书记刘艳丽也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花生书记。刘艳丽自豪地告诉记者:正阳县依托花生形成了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初步摆脱了在驻马店乃至河南省长期落后垫底的局面。
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农业结构调整蹄疾步稳。2016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总产值2600亿元左右,占种植业总产值近2/3,比2012年增加1000亿元。2017年全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600万亩,花生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360万亩左右,种植结构、产品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