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一减三增促农强民富
三街过去以种植玉米为主,都是粮田,经济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后来,村里调整种植结构,投资5000多万元将600多亩粮田改建成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如今,不仅村民增收了,还为市民增添了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谈起强农富民新变化,西青区杨柳青三街宏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俊刚特别兴奋。
像三街这样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经过近三年努力,天津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显着成果。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累计调减粮食种植面积107.41万亩,增加经济作物86.55万亩;增加经济林、生态林、苗圃20.86万亩;增加和改造海淡水工厂化养殖规模51.4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减三增,调减1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的工作目标,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极大提高了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
市农委主任沈欣说,2014年,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计划用三年时间调减1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0万亩,增加经济林、生态林、苗圃种植面积20万亩,增加和改造海淡水工厂化养殖规模50万平方米。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农委、市财政局对将粮田调整为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每亩一次性补贴资金600元,资金总计达4.2亿元。静海、武清等区还相继出台扶持补贴政策。
天津市推行以减粮、增菜、增林果、增水产品为主的一减三增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战略,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来自市农委的调查显示,通过实施一减三增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天津市农业发展出现四大变化。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伴随宝坻区林亭口9000亩粮食改种大葱大蒜、王卜庄7000亩粮食改种天鹰椒、蓟州区马伸桥3000亩粮田改栽蓝莓等一批乡镇村农业结构调整成功,全市先后建成了农产品生产基地53个、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0个,形成15个200万亩优质粮基地、44个40万亩无公害菜基地、10个40万亩优质果基地、20万亩优质棉基地、10万亩中药材基地和10万亩西甜瓜基地等。
设施化水平大幅提升。武清区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建设,打造了大王古庄玫瑰庄园、石各庄春禄科技示范园、泗村店欣然农业示范园等5个园区。西青区辛口镇发展了2000亩温室设施,亩效益达到2万元;武清区大良镇1300亩大棚设施,亩效益达到7500元。三年来,各区纷纷以一减三增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上新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达到1371项。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共计252个。累计建成放心肉鸡生产基地312个、放心菜基地42.6万亩。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8%以上。
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显着提高。经测算,全市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新增加种植的经济作物比原先种植小麦玉米每亩增收1782元,总计促农增收14亿元以上。
市农科院研究员李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天津从城市发展定位和适应市场需求角度出发,以一减三增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短短三年就实现了调减粮食种植面积100万亩目标的显着成果,标志着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一减三增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充分证明这是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天津应继续做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引导和鼓励农民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将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调强,保障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