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这里的藤椒已经进入丰产期,这棵树至少有12斤以上的鲜果,又能卖个好价钱。近日,在三台县前锋镇杨五沟村梓州藤椒基地里,管护人员指着眼前大片的藤椒树乐开了花。近年来,三台县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大力发展藤椒产业,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开通了特快列车。三台的这一做法,是我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乘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风,推动绵阳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给出明确答案:优化空间布局,树立系统思维,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加快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
农业产业布局。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提出:立足资源禀赋,主攻*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
思路引领出路。为加快形成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我市在科学编制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现在有基础、未来有前景、可以产业化、产业有特色标准,先后制定出台了《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绵阳市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绵阳市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品行动方案》,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指明了方向、划出了路径。
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沿着这一路径,我市坚持把产业建设与市域特色相结合,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在发展思路上坚持打破县市区、乡村组等地域界限,逐步形成集中连片、跨乡联县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6家,总数达到471家,实现销售收入440亿元;绵阳水稻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去年底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功,为绵阳种子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圣迪乐村坚持品牌+标准+规模发展模式,全面推行BRC、GAP国际标准化体系认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相关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我市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按照三农发展新理念,更加注重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探索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做长做优农业产业链条,让特色农业、传统农业及新兴的农旅产业共生共融,相得益彰。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催生了诸如葡萄、蓝莓等一个个特色种植项目,随之出现的各种采摘热,成为激活我市大农业发展的新动能。目前,我市发展休闲、康养、农旅结合等农民合作组织超过3000家、家庭农场超过2000家,安州花城果乡幸福七里,江油果语花溪百合爱情谷,游仙富乐花乡东林牧歌等乡村旅游景区,成为现代特色农业休闲体验的热点,去年一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以上。
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好做法见到了好成效,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98.2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2元,增长9.2%,总量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525元,特色农业发展正加速鼓起农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