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宣布将于2013年启动我国在农产品加工领域首次实施的973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等8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主体,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谈及此次973项目设立的原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告诉记者,未来30年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高速发展期,现代农业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取决于非农产业发展
回顾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农业具有产品生产与经营商品化、生产装备与管理工业化、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动力科学技术化、组织与服务社会化、生产发展可持续化、投入与补贴福利化,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全程补贴、提供保护与服务等现代意义上的内涵特征。戴小枫认为,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
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中国社会工业、城市、市场的发展,没有非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可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在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市场需求。戴小枫说,正是这种需求,促使了我国农业产业链条中产后部分十多年来的大发展,即农产品加工业的异军突起和快速发展。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增长空间颇大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总体保持年均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年底总产值已经达到14.8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7:1。
戴小枫介绍,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后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保鲜、物流等)则进入近似指数增长的井喷式高速发展时期,进而取代传统的种养殖业成为农业产业的主体和支柱。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产品加工业逆市上扬,高位支撑着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的高速发展。戴小枫说,这表明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接替产业和支柱产业。
戴小枫表示,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GDP中的增长空间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战略机遇和抓手。
发展现代农业须多方协同
戴小枫表示,农业现代化绝对不仅仅是农业部门内部和行业从业人员自己的事情,而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事情。仅仅依靠农业自身,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这个大系统工程问题。
戴小枫建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应进一步在国家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体现农业科技与其他公益类科技同等的国民地位待遇,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拟转企的农业科研机构回归社会公益类的定位,落实相关的财政政策;要提高国家层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的运行效率。同时,还要积极建立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支撑体系,赋予作为创新主体的中、微观管理层的院所长们更多的管理空间和更宽松的制度环境,使院所长的责、权、利平衡,实现宏观抓战略、中观抓管理、微观抓落实的制度创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