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当前我州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工资性收入,其中种养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种养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除了靠种植新品种、结构调整、补贴政策抑价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传统农业机械是解决如何种地,而现代农业机械是解决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我州农机部门近年来,按照全国**,新疆一流的农机化发展目标,以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在全疆率先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实现了解放劳动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和控制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发挥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以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大力推广现代农机化新技术。
一是在全疆率先引进推广了卫星定位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技术,填补了新疆地方现代农业播种技术空白,对全疆发展精准农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卫星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是在实际应用中能实现农田标准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深受农机户和农民的欢迎。今年春季,我州召开了卫星定位导航作业质量观摩会,组织全州农机技术人员观摩了玛纳斯县、昌吉市和农业科技园区卫星定位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在机采棉花、番茄和制种玉米等作物的播种、中耕、起垄和植保作业,起到了很好效果。目前全州拥有卫星定位导航自动驾驶系统46套,完成棉花、玉米等作物自动导航播种面积11.5万亩;二是首次引进了单机价值160万元的进口玉米去雄机5台。抽雄作为玉米制种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种子的质量,是保证种子质量*关键的一环。当前的制种玉米去雄作业还是依赖人工操作,工作环境差、效率低、用工困难,直接影响到种子品质。使用去雄抽穗机,一台日作业量相当于150-180个劳动力,而采收费用不到人工的五分之三,节本增效十分显着;三是引进推广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棉花采收机、番茄收获机和甜菜收获机械,其拥有量已达到71台、56台和11台,居全疆首位。一台采棉机一天可作业150亩左右,相当于600个劳力,而每公斤籽棉的收获成本仅为人工采棉的50%,其采净率可达95%以上,2012年我州完成机采棉花15万亩,棉花机采比人工采摘每亩节本200元左右,实现节本3000万元;一台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的工作效率也相当于300-400个劳动力,且有效提高了番茄酱的品质,2012年我州完成番茄机械采收面积12万亩,番茄机采比人工采摘每亩节本300元,实现节本3600万元;上两项合计共节本6600万元。甜菜收获机一次性可完成除叶、削头、挖掘、清洁、搜集装车等作业环节,每小时可收获30亩,每日可抵350个劳动力,大大减轻了甜农的甜菜收获劳动强度,且采收的甜菜质量好、土杂少、损伤少,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四是普及推广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调幅犁、联合整地机、动力驱动耙、精量播种机、大型铺膜机、大型植保机械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机械。2012年我州采取上述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及节本增效措施,共实现农机节本增收5500万元,农牧民人均节本85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着。今年春季,我州在玛纳斯县组织开展了农机作业质量技术练兵大比武竞赛活动,组织农机手进行了犁地、播种、开沟等先进农业机械作业项目比赛,召集州、县市、园区农口各部门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及县市乡镇农机户代表200多人观看了比赛现场,比赛通过笔试、回答问题和现场操作,评比出前三名,给予表彰奖励,收到很好效果。通过此类活动,切实提高了广大农机手重视操作技能意识和不断提升作业质量的能力。
二、以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深入推进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
一是通过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农机促农增收行动,通过技术推广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3年,我州建设高标准农机化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达5万亩、示范区500万亩,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60万亩。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了一系列先进实用的农机化新技术。种植业农田作业生产推广应用了精细整地、残膜回收、精量播种、机械田管、秧苗移栽、膜下滴灌、机械收获等机械化技术,农田残膜机械回收面积已占到铺膜面积的85,加大了玉米机械去雄、卫星定位导航自动驾驶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扩大推广面积;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推广使用卷帘机、田园管理机、温室滴灌等设备,机械配套率达到50以上;现代畜牧业机械化示范区,大力推广了畜禽养殖、饲草加工和奶业机械化技术,我州饲草种植加工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畜禽舍饲养殖成套设备配套率已达40以上,商品奶基本实现100机械化生产;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昌吉市首次引进了一台价值26万元的葡萄植保自走式机动喷雾机。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大加快了现代畜牧业、林果业发展步伐。
二是深入推进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要以提高农机作业的适应性为重点,推动作物品种的选育、栽培制度和畜禽养殖方式的改进,从而形成农机农业相适应的技术体系,以促进生产模式的精准化、农机作业的规模化、农机服务产业化,开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新局面。2012年10月10日,全国农机农艺融合现场观摩会在昌吉州举行,来自全国32个省区市的业内人士及涉农专家,观看了昌吉州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采收作业,与会代表先后观摩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腾飞农场机采棉作业现场、铁路局农场花生机械收获作业现场,探讨农机农艺融合措施与方法,交流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经验,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先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广泛应用,农机农艺融合力度不断加大,技术组装配套效果凸显,棉花、番茄、甜菜、花生等农作物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种植模式、配套机具和管理方式,成为了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的典型代表,使我州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三是完善农机作业标准化体系。我州先后完成了机采棉技术、机收玉米技术、机收甜菜技术、机收土豆技术和畜牧养殖业、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的编写制定工作,并通过标准质量部门的审定,已在全州应用。这项工作的完成,使我州农机作业质量和农机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先进高科技农机新技术在我州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和效益
推广应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农业机械在我州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了一大批劳动力,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二是大幅度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切实起到了节地、节种、节药、节肥、节能的节本效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三是促进了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土地流转集中,为土地的规模经营、规范经营、高效经营提供了保证;四是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进高科技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在农业、畜牧、林果业及特色产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我州农牧民人均节本增效及农机经营性收入每年在160元以上,是推动我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