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东北春玉米增密增产技术难题被攻克
2011年08月18日 12:44 光明网

专家指出,玉米产量增加的20以上来自于种植密度的增加。近年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资中心承担的农业行业科研专项东北春播玉米稳产技术措施研究与示范,致力于东北雨养地区密植抗倒防衰技术研究,形成了交替休闲的深松土壤、深旋精量联合播种和化学控制措施等综合技术体系,攻克了东北春玉米增密增产技术难题。
  东北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占我国玉米生产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东北春玉米主要以雨养为主,该产区玉米产业发展中耕层质量的下降和密度偏低以及栽培粗放成为重要限制因素。目前东北春玉米由于长期的习惯耕作方式、管理相对粗放,平均的单产水平仅为391.6公斤/亩,与当地可实现的大面积高产水平800公斤/亩相距甚远。
  据项目主持人、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赵明介绍,该研究针对东北旱田普遍存在的耕层浅、土壤紧实、蓄水力差等耕层质量下降的问题,突破了两项土壤深松技术,一是形成了隔年深松、苗带轮换、交替休闲的宽窄行耕种方式,研制和筛选适宜的深松机具,并配套土壤耕作措施,以改善耕层结构,促进根系拓展与土壤蓄水,防止倒伏与早衰。二是针对东北春玉米长期的习惯耕作方式、管理相对粗放,创新研制出深旋精量联合播种机,将玉米施肥、深旋、精播、镇压、补水有效集成,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整齐度,不断提升玉米的单产水平;针对东北春玉米密度普遍偏低、高密度倒伏严重的问题,突破了增密抗倒防衰技术,将化学调控技术与肥水调控、行株距配置方式有效集成,建立增密抗倒防衰高产的化学调控技术体系。
  据了解,应用东北雨养春玉米深松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与集成,已在东北区域建立100多亩定位试验田和4000多亩固定示范田,并在相应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累计示范田11.3万多亩,比当地前三年亩产量提高10~30%,平均亩增产90公斤,总增产粮食10207.6吨,增加效益1279.84万元。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