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本报讯重庆的旱情让人焦虑,却为水稻大面积机收创造了条件:从8月中旬开始,已有来自江苏、江西、河南等地的6000多台联合收割机进入重庆,参与水稻跨区机收。预计全市水稻机收面积将创历史新高,达到350万亩。
在大足县,东部的龙水、邮亭、三驱、雍溪等镇,已被联合收割机悉数扫荡;西部的珠溪、万古、铁山等镇,也已接近尾声。县农委纪工委书记易高义告诉记者,全县已完成机收面积35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80左右。
在荣昌,该县的机收竟然超过了22万亩,在去年9万亩的基础上整整增加了13万亩。县农委副主任刘振亮认为,导致机收面积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旱情严重,大量习惯于蓄水过冬的稻田田块被晒干,易于机收。
在铜梁,该县今年的机收面积已达26.4万亩,是去年的两倍。县农委副主任范进才告诉记者,去年只有200台外地联合收割机到铜梁参加跨区机收,今年一下就增加到了500多台。因为旱情太重,该县10万亩再生稻*终只留下1万亩,其它的大多用机器收割了事。
旱情虽让农业遭受严重损失,但机收面积的大幅增加,让农民挽回了一点损失。记者调查了解到,要是请人工收割,每亩成本至少要400元,而机收成本平均每亩只要120元左右。
市农机办农机监管处调研员王伟告诉记者,今年共有6000多台外地联合收割机来渝参加跨区机收,本地也有2000台联合收割机参加机收,预计机收面积达到350万亩,创历史*高记录。仅此一项,至少可为农民节支约7亿元(按每亩节支200元的保守数据估算)。
市农委专家告诉记者,今年的旱情虽使蔬菜等部分农业产业大幅减产,但因旱情发生在水稻扬花之后,水稻产量并未受到多大影响。相反,因旱情发生在水稻即将成熟和收割之际,对机收而言却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