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产业,可实现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结合。它不仅思可以大大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实现海南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甚至有专家认为,休闲农业是海南实现从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组织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特色之路。
事实证明,休闲农业旅游平均每年给台湾带来大约10亿美元的收入,在当地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休闲农业,能给海南带来什么?
休闲农业正在海南萌芽,如火如荼的农家乐已成为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星星之火。然而,海南发展休闲农业要拉直弯路、走出特色,面临的诸多困惑和难题,值得深思。
引力有人卖掉酒店投资千万做休闲农业
休闲、恬静的乡村生活成为都市人的向往。一向被视为海南旅游配菜的休闲农业,日渐成为被看好的潜力股。
每逢节假日,海口市民李扬明都要带上家人,开车到乡村住上两天。前段时间,我们去了海口石山镇儒黄村旁的开心农场,不仅吃上了农家饭,而且在一间火山石老房子里,亲自做了豆腐。李扬明说,在城里长大的10岁儿子,从未见过做豆腐。他和我一起推石磨、磨豆汁,非常兴奋。
周末到农村度假已成为一种流行。
海口开心农场,至今开张一年多,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一期只有50亩地,周末经常爆满,*多接待600多名游客,100多人住宿。开心农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宏松说。
休闲农业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万宁某酒店老板朱德明,甚至卖掉了酒店,到农村去发展农家乐。目前,他位于万宁兴隆的农家乐占地20亩,已经建好了鱼塘、健身场所、餐饮等。预算投入1200万元,准备开展餐饮、垂钓、健身、种菜等项目。朱德明说,相对于快餐式、同质化严重的酒店,休闲农业富有宁静、休闲的乡土特色,更能吸引城市消费群体。
今年,《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对全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把乡村度假旅游提升到与海洋旅游、文化旅游并列的海南未来三大旅游产品。
而在另一面,传统农业提高效益越来越乏力时,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提升农产品(000061,股吧)附加值的新业态,也被寄予厚望。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海南省休闲农业点(不包括农家餐饮店)发展到175家,其中休闲农业示范点68家;投资总额累计43.68亿元,营业收入6.26亿元,年接待游客突破737.51万人次,从业人员1.6万人,带动农户25万户。
钱力休闲农业能给海南带来什么
如今,休闲农业旅游每年平均给台湾带来约10亿美元收入。发展休闲农业,能否让海南赚个盆满钵满?
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台湾有一定渊源。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起步于1990年代的琼海伊甸园山庄。当时,台商将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和品位移植到海南,曾让人大开眼界。
12月11日,屯昌汇丰休闲农场内,不少省内企业前来参加海南休闲农业高端论坛暨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研讨会,希望能从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找到可借鉴的经验。
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理事长、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农企业管理系教授段兆麟说,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场家数已达1244场,平均每个乡镇区有3.5个休闲农业场,提供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陆休闲农业的缘起,与台湾一样,都是因传统农业生产不利,而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差别是台湾休闲农业起步较早,农业内部的推力及社会需求的拉力较强。段兆麟认为,未来海南农业发展也一定会经过休闲农业阶段,解决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省农业厅厅长江华安表示,休闲农业对推动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海南并未像台湾或者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一样,经历过工业化发展阶段,而是直接进入旅游岛建设阶段。这样一来,海南既有发达省份的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问题,也有农村资本积累少、财政收入少和本岛都市人口少等缺点和旅游业发达、岛外游客多、热带资源得天独厚等优势。
虽然海南休闲农业刚起步,但前景看好。
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柯佑鹏说,海南在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方面都可以与台湾相媲美,特别是生态,是海南*大优势。从旅游产业来说,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丰富旅游业态,游客来海南不仅仅是看海。而从农业来说,它可以调整结构、提升效益。这都将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海南省规划院副处长夏勇开认为,海南可借鉴台湾经验,少走弯路,缩短探索期。目前,海南应做好规划,分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客源市场,进行定位。
客源何来没有大城市作依托本岛客源不足以支撑建议:更多考虑吸引岛外客
首先,作为一种旅游经济,休闲农业首先要有消费者。
休闲农业的客源主流一般是城市流向农村,国内外皆是如此。段兆麟说,原因在于求异是旅游*基本的驱动因素,城乡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季节的差异造成了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这种定势性。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和曾经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所以,休闲农业的市场客源,主要是依托城市游客。
台湾、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关键是依托了大城市里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都市人。柯佑鹏说,但是,海南缺乏大城市的依托。
作为中国*年轻的省份,海南经济发展欠发达,更没有经过工业化发展,本岛都市人口较少。目前,海南人口近870万,其中,600多万是农村人口,城市仅有250万人左右。
柯佑鹏说,而这250万人中,其中有近70老家在农村,海南的习俗是逢年过节都要回老家,而休闲农业主要消费时间就在节假日,这又减少了不少客源,*后剩下的真正客源并不多。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客源问题已经凸显,除了海口周边部分农庄客源较充足外,相当一部分休闲农庄都吃不饱,经营惨淡。目前,之所以很多投资者愿意发展农家乐,一是因为休闲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提早进入,成本较低;另一个就是,因为目前相当一部分公务消费,从城市高档酒店流向了农家乐。
本岛休闲农业游客数量少,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北京、上海休闲农业的路子。我们要发展,就需要向岛外拓展游客。但是省外也有休闲农业,我们靠什么吸引他们不远千里来海南乡村?如果仅仅是目前开展的钓鱼、吃农家饭、住乡间别墅、爬山等项目,不足以吸引内地游客。柯佑鹏说。
海南休闲农业应该做足热带、黎族等与省外不同,独具海南地理、文化特色的元素,让内地游客在海南体验到异域风格。夏勇开说:每年有3000多万游客到海南,如果能吸引他们在农村玩一两天,那就不得了。
基础如何三农发展滞后嫁接旅游基础不稳提醒:企业涉基建有利有弊
保亭三道镇甘什村委会什进村,这座较为贫困的黎族村庄,2009年人均纯收入仅2170元,还有12户住茅草屋,却几乎在一夜之间蜕变。
在什进村博物馆里,一幅幅图片记录了蜕变过程。两年前,这个村庄,房屋是低矮破旧的民房,茅草屋顶。两年后,48户村民不花一分钱,都住进了别墅。这样的变化源于布隆赛乡村旅游区的建设。
基础设施对休闲农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台湾,休闲农业是在农业、农村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后,才逐步升级到休闲农业。海南,是在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业还较落后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进入,直接跨入休闲农业。例如,保亭什进村、白沙罗帅村等,企业在打造乡村旅游时,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甚至为农民改造房屋。
这样的发展,有利也有弊。专家表示,利在农民能够通过乡村旅游建设,很快获得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弊端是企业负担重。
湖南休闲农业协会秘书长张剑表示,大陆休闲农庄在完成土地适度规模的聚集后,又花不菲资金在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上。投资者只要资金稍微吃紧,就容易导致心态失衡,而追求资金的回收,匆忙经营、粗放经营,背离休闲农业的本源。
具备了应有的基础设施后,也并不意味着发展休闲农业就水到渠成了。休闲农业还需要什么?
软件建设与休闲农业的关联也非常密切。
海南省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由于科技水平低等原因,海南省瓜菜、水稻亩产比全国低41.2和33.7,种植成本高出50左右。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仅为0.36: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1.目前,海南省大部分休闲农业并未开发出相应的可供游客购买的特色农产品。
海南省农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不高,也阻碍休闲农业的发展。省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会长房新海说,他在某市县喝咖啡时,风景很好,咖啡很香,然而在品尝咖啡时,邻座的当地居民却在抠脚趾,让人雅兴顿失。
专家认为,理论上讲,休闲农业是农业**、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应能够实现三次产业叠加的高效益。但目前海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由企业带着资本进入农村,发展具有城市服务经营模式的休闲农业,就如同巨人过危桥,情况好的话,巨人把桥修好了,情况糟的话,就可能两败俱伤。
资本谁出农村缺乏资本积累很难实现自我蝶变疑虑:资本下乡易排斥农民
建设休闲农庄,除了每个月每亩几百元到1000元的地租,对农民没什么帮助;
当地农民不理解、不支持休闲农业,甚至搞破坏。他们不明白休闲农庄发展好了,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记者在采访时,不时能听到农民和休闲农庄企业相互抱怨。
休闲农业发展需要资本,然而由于海南省农村、农业发展滞后,无法实现自我积累。所以,海南省休闲农业除了少部分农家乐由农民个体经营,大部分都是资本下乡的形式。
目前,海南休闲农业资本下乡的模式有两种,一是政府财政投入,例如琼中什寒村;另一种是社会资本的介入。
当企业进入农村之后,由于土地在农民手中,就必须首先解决与农民合作的问题。夏勇开说,或许企业初衷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