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我国将加快农机农艺融合速度
2013年12月26日 16:38 农业机械产业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越来越高,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在我国农机化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已成为农业推广的主要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对提高农机化的发展速度,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机化发展速度
  什么是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是指我们生产中所用到的动力机械,做业机械等技术设备,是机械原理和技术在农艺上的应用,是为了实现农艺技术要求而设置及找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的技术。农艺就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作物的耕种制度,以及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比如田块的单种,复种,间种,套种,混种。轮作。农机农艺融合就是说,在农业生产中,单项或者多项的生产技术集成配套,首先农机的设计制造要适应农艺技术的要求,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模式也要方便农业机械作业。
  农机农艺谁服从谁?
  实际上,农机和农艺并没有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双方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农艺是农机的服务方向,农机是农艺的实现载体,两者只有高度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
  其实我国的农机农艺融合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种,强调了农机必须适应农艺的要求,为现有耕作制度的农艺服务,换句话说,要按照农民的种地方式来涉及机械,另一种是强调农艺应该按照机械化的特点进行改革,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原有的种地模式,充分的应用机械。这种观点还认为,不能适应机械生产的农业技术就是落后的农艺。并且,当争论到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与机械化的矛盾时意见分歧就更大了。
  农机农艺和农民相结合的意义
  国内外事实证明,没有农机农艺的结合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保证十二五粮食有效供给,农业部提出2015年总产量增加200亿斤以上的发展目标。我国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的稳产高产措施对机械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农业栽培技术和与农业生产工具互相制约、互相矛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特征,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而就我国国情来看,由于中国目前的土地政策限制,有必要实现农机农艺和农民三者的有机结合。
  农机农艺和农民相结合的主要方法
  1、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将一种作物全程机械化打包推广。如:马铃薯种植无机械化,收获机械化实现了,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就要以种植环节为准来确定或安排农业劳动力,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减少农民增收,直接影响国家城市化进程,将农业机械化省工、省时的效果*小化,所以在推广过程中应以薄弱环节机械化为主,项目、资金向关键作物瓶颈环节倾斜。
  2、推广作物全程机械化,在实现全程机械化后,应在一个乡或几个乡集中连片,统一种植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形成局部地区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创名优品牌为目的,实现农民利益*大化。
  3、成立农机、农艺、农民相结合项目办公室。组织农机、农艺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项目实施小组。组织农机农艺包括水产、林业、农业、牧业、水利专家成立课题组,对农机农艺相结合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同时进行试验示范,制定作业标准、实施规范。建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同时研究制订适合本地发展的机械化技术路线。
  4、在同一个地块种植作物,不同的农民在选择播种时间,种子成熟期和品种不同,喷施农药和施肥种类数量不同,造成作物成熟期不一样,给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带来很大困难,组织引导农民统一农作物品种、播期、行距、施肥和田间管理,推广全程机械化后,要在全市或各县建立起统一种植模式,根据农艺要求引进适合的农业机械。
  5、丘陵山区等欠发达地区适应农艺要求的农机具推广应用缓慢,仍是影响和制约我市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另外,在设施农业、林果业、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农机农艺融合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农机作业的潜力和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6、在推广农机农艺技术项目时,要充分发挥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利用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和示范能力,达到农机农艺和农民相结合的目标。
  农机与农艺的发展出新的矛盾
  1.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成熟期、高矮度等);
  2.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套种、间作等);
  3.农机与作物栽培技术之间的矛盾(行株距、宽窄行、沟播、铺膜播种、垄作);
  4.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如播种机对品种);
  5.农机功能的固定性与农艺规范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装备生产工艺不可多变);
  6.农机效率的有限性与农事作业的季节性之间的矛盾;(跨区作业)
  7.农机的时代性与农艺的传统性之间的矛盾;(保护性耕作与精耕细作)
  8.国外农机与中国农艺之间的矛盾,等等。
  农机农艺融合非常有必要
  农机农艺怎样融合?
  深化体制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省市的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农机管理部门重点在组织协调层面展开具体融合工作较多,在农机农艺融合体制机制的建设等管理层面研究的较少,农机农艺融合长效机制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正在逐步有效建立,但尚未成型。农机化司宗锦耀司长在会上提出: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产学研推用各有关单位,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进一步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的合作机制。建立不同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整合现有院所科研力量,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业联合攻关。建立各级农机与农艺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农机与农艺科技人员开展技术研讨、交流的平台。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黑龙江省农机局李宪义提出,要确保农机农艺融合组织领导到位。目前黑龙江省各县都设有农机局和农业局,每个县都有农业副县长统领农业工作,每年各个季节的农业工作会议和现场会都把农机农业工作统一部署,从体制上保证农机农艺技术和管理的融合。山东省农机局局长高明飞提出,要加强部门间协作。山东省滨州市农机部门与供销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企业,多方签署协议,由天鹅棉业、沾化县供销社等出资以及垫付设备,建成了滨州市首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副局长舒伟军提出,强化政府支持、行政推动。要加大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和设备、油菜栽植和收获机械购置以及作业环节补贴力度的规划,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机化,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和农机化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
  建立技术模式
  辽宁省农机化管理局局长张景山提出:应当制定了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并且积极构建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将机械适应性作为品种选用和栽培管理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种子、土肥、植保、农机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朝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的方向发展,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技术模式的建立,要从人才教育培养开始。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缺乏是导致国内农机农艺融合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农机农艺融合过程涉及研究对象复杂,既涉及到工程技术,又涉及到基础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很少有进行农机农艺融合基础理论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反通常是各自为战,各搞各的研究。在人才培养上,农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以机为主,农艺知识的传授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则与之相反。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副处长王勇毅谈到:大力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的宣传培训活动,把农机与农艺作为一个产业的技术整体,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导从业者学习和掌握农机农艺融合的新知识新技术才是上策。吉林省农机局副局长翟延华提出:有了农艺技术明白人才能更好的推动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工作。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农艺知识技能,是做好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基础。近两年来全省农机推广系统在参与冬春科技大培训、阳光工程等都注意突出了农艺技术内容的培训。今年在在组织全省展开《吉林省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农机科技知识百题竞答时,重点突出了农艺知识和农机技术。
  完善推广平台
  有了高效的机械和先进的技术,还要将其推广到田间地头。完善农机农艺融合推广平台的重中之重就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基地)建设,有针对性的示范推广一批农机农艺结合紧密的机型、作物品种和种养方式,进而形成合理的机械化生产模式,以及标准化农艺技术操作规范,示范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运用新技术装备,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机械化水平提高。
  青海省农牧机械管理局副局长何彦武提出了以下三点推广建议:一要加强技术联合与攻关,不断推出适用机具;二要以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加快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三要以农机手培训为切入点,推广普及农机农艺融合的实用技术。
  依托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农艺融合中的优势作用。许多合作社不仅仅搞农机化作业,还要参与产前的生产资料、农机具准备,产后加工,依托这类合作社,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示范建设,结合种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推广示范一批农机农艺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的先进技术,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新技术装备。
  在有效建立典型示范之后,就要抓好示范带动,不断拓宽辐射范围。在这一方面,广西为推广机插秧和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安排了一批示范项目。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