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能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和措施,对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各国农机化路径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道路;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道路;日本、韩国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道路;而以色列因为缺水适合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该国的农机化发展需要在节水灌溉设备上下功夫。
路径一:大规模机械化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国家之一。地多人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美国是世界*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等产品产量都居世界**位。目前,农场的各个环节,已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施各类作业,农业出现了向精准方向发展的趋势。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促使美国在本世纪40年代**世界各国*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
加拿大地处北美洲,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108万人,农业人口不足3;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440万平方公里,是得天独厚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农场(包括牧场)是加拿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加拿大农场经营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目前,加拿大已成为世界上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加拿大各类农场数量在不断下降,农场经营规模却逐步扩大,农场就业人数持续减少,实现了高度的农业机械化。目前,加拿大的农场有世界顶尖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有****的农业和食品管理水平,加拿大在农田信息采集和服务方面充分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RS)等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估产,土壤水分和养分洲定、农业灾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等方面已广泛成功地应用了这些技术。
澳大利亚是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人口稀少的国家,其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澳大利亚的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4.6.由于其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与技术、劳动力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澳大利亚的农场按其经营模式包括家庭农场、小型农场、中型农场和大型农场等类别,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农场逐步呈现出向大农场化集中的趋势。借助卫星导航技术引导拖拉机作业,作业精确度误差不超过2厘米,可以把整块地划分成一垄一垄,每垄宽25厘米,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此外,网络电子市场为澳大利亚农民提供市场价格、需求量、产品种类等信息,越来越多的农民直接做起出口生意减少流通环节,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力。澳大利亚拥有较为完整的农业科研服务体系,内容包括从品种选育到疾病防治、检疫监测及其产品保鲜供应等方面。农业科研机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多单位、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了科学研究、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农业科学研究网络。
法国农业发达,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畜禽饲养均已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粮食作物从整地、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运输、加工、储存等环节均有相适应的农业机械。
法国在作物育种机械和葡萄园机械方面较发达。从作物育种、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收获后清选、分级、包装、包衣等有一整套机械供应,特别是种子加工厂,各种设备配套齐全,自动化程度也较高。法国的葡萄园机械,从拖拉机到配套的栽植、剪枝、整形、施肥、施药、采收、包装、运输都有相适应的机械,机械化作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葡萄采收机械每年生产量较大,也有较多出口。
美、加、澳等国的农业机械化,与上述各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人口数量、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科研体系、经济发展进程等因素紧密相关。
路径二: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
以荷兰为例,荷兰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是一个小国,但却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园艺产业的强国。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保持在世界第二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荷兰在农业领域推行集约机械化的道路。荷兰园艺业无论是蔬菜或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这种专业生产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后劲,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专业化还体现在经营方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大化,寻找独到的市场,完全按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有效地抑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独木桥的弊端。各园艺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独领风骚,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路径三:小规模精细机械化
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口约1.27亿,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山地和丘陵约占其国土总面积的80.全国耕地面积约500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5.日本农业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很高。由于人多地少,日本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积极开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大力发展堆肥和高效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有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裁插和收获的机械化分别达到98和99.日本有着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在全国建有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企业等)三大系统组成的农业科研体系;日本农协则成为一个代表农民利益的基本完善的组织体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了农业的相对萎缩。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开始推进机械化以代替人力和畜力。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普及了水稻栽插、收获的机械化。韩国的农业机
械在其强大的工业化水平支撑下,从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到果树、畜牧业机械和园艺设施机械等,研制和生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