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市场分析
中国农机工业未来发展需要警惕的问题
2014年01月16日 15:49 农业机械产业网
  受政策拉动、市场刚性需求旺盛、投资拉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低位运行的2013年,我国农机工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未来十年,我国农机行业发展仍将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过剩,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未来农机工业又需要警醒什么?  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隐忧一方面是我国农业的分散经营其实制约了农机的发展。由于我国分散经营的土地形成了不同的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和管理办法,实际上制约了大规模的机械作业。因此,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集约化与适度规模经营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农机农艺结合是突破农业作物全面机械化发展瓶颈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所在。因此要建立农机农艺结合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界限,整合产、学、研、推、管、用等社会资源,建立紧密的技术联盟,形成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实现区域的布局优化、规范化种植,为全面机械化奠定基础。  同时,我国70以上的高端农业加工设备和大型农业机械装备依赖进口,且我国大多数农业机械的产品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总体发展水平。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水平仍令人担忧,其发展亟须加大马力.  此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工业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农业装备结构不够合理,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未来需要警醒什么?  行业国际化步伐在加快,不仅表现在产品出口的稳步增长,更表现在供应链、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融合。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农机工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明显。  行业缺乏有效的产业引导和协调发展。农机工业快速增长多依赖产能扩张,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产品同质化明显,低端产品**无序竞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够。  行业缺乏鼓励持续创新的机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缺乏。产品知识产权非市场化的不规范运作,造成企业产品的黄金期缩短,行业获利能力不强。  同外资企业相比,国内农机企业不仅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也处于弱势,这不利于中国农机工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  中国农机工业已经走过**个美好的黄金十年今后,农机行业要进一步发展,全体同仁还需共同努力,力争在农机工业的第二个黄金十年有更大的作为。  我国快速发展的农机市场成为了诸多跨国农机巨头的练兵场,加上中国农机补贴政策对外资企业给予完全相同的待遇,使得国际农机巨头纷纷在中国市场安营扎寨,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中国农机工业协会认为,既要支持和鼓励外资品牌进入中国,更要十分注重和努力推进中国农机工业的自主发展,这是行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后,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将加强产业自主化方面的研究和引导。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