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宿州深入实施“181”转型倍增计划全面推动农业
2011年09月13日 11:15 搜狐

  市委书记李宏鸣在产业化基地考察。

  市长张曙光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

  萧县新锦丰集团生产的果蔬面。

  灵璧县万亩小麦标准化示范方。

  泗县新联禽业自主开发的生产管理与质量追溯系统。

  近年来,宿州市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抓好粮食、畜牧、果蔬、林木四大支柱产业,建设土甬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业六大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农业八大支撑体系为主要内容的4168工程建设,有效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12.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7.8。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2010年总产量389.1万吨,比2005年增长27.2。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66元,比2005年净增2610元,年均增长17.2。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5家,其中***2家,省级47家,是2005年的4.8倍。龙头企业资产总额125亿元,年递增46.7;营销总收入312亿元,其中超亿元企业75家;出口创汇5730万美元;建设基地620万亩,带动农户90万户,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150余万亩、养殖基地300余万头(只),培育知名品牌20个。现有***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9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5个;农民合作组织192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7个,产品认证55个,绿色食品认证21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填补了十五空白。目前萧县、砀山分别是全国粮食、水果加工**大县;土甬桥板材加工、灵璧畜禽产品加工等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93.8,位居全省前列。十二五期间,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为核心,利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农业产业化181转型倍增计划。1:打造10个3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其中2个百亿元、4个50亿元、4个30亿元示范区;8: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800亿元,比2010年388亿元增加412亿元,年递增15.6,加工产值与农业生产产值之比提高到2.1∶1,二次以上深加工率占60以上;1: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到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70家,其中超亿元130家;年营销收入580亿元,龙头企业加工产值500亿元,年递增16.2;建设生产基地1000万亩,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1000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20个,带动农户120万户,户均获益4100元,创树市级以上名优品牌300个,出口创汇2亿美元。砀山扎实建设示范区发展现代果业

  砀山县把发展现代水果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投入近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水果产业,示范区水果加工产业板块初步形成,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砀山现有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省级10家,正在申报***龙头企业的1家),年设计加工能力由原来的不足20万吨增加到120万吨。2010年实现营销收入24.42亿元,加工产值19.81亿元,出口创汇7092万美元,上缴税金4001.3万元,净利润3521.8万元。

  砀山县先后被命名为***生态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之一、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示范县。

  砀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成立了水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政策金融支持,助推果业发展,抓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果业发展,并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致富带头人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打通县内小市场和外部大市场的对接。目前共培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0个,入社社员11.5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0多万户。建成省级水果示范合作社6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8家,建设信息化合作社50家,建立追溯系统10家。30多家果蔬专业合作组织与超市对接。

  砀山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县共有21家企业及合作社的34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创建的5万亩砀山梨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科技食品1万亩黄桃生产基地通过GAP认证。利华水果专业合作社的600亩水果生产基地已通过有机转换认证。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体认证正在进行。

  2010年科技牌糖水黄桃罐头、果秀牌黄桃果杯、海升果业的浓缩梨清汁、汇源牌清润桃汁、多国牌水果沙拉获得安徽省优质水果加工产品称号。我县梨树种植规模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砀山酥梨品牌价值25.76亿元,居37位。砀园、翡翠牌酥梨已获得北京国际农博会知名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砀山梨获得原产地地理标识登记。泗县建设重点项目壮大龙头企业

  泗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粮食(含山芋)加工、板材加工、畜禽加工三大龙型经济,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市级专业示范村6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处,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处;制定脱毒山芋标准化生产规程5项;无公害农产品3个,市级名牌产品3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个。2010年的工作实现四个突破:

  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全县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26个,资产总额达11.9亿元。

  基地建设规模突破。努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75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87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20万亩,今年小麦总产量达45.9万吨,连续八年保持增长态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85万亩,其中玉米振兴计划面积15万亩,总产量38.3万吨;果蔬面积增长至36万亩,产量增至78.4万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新增1万亩;今年上半年,完成成片造林任务2.15万亩,其中长防林重点工程建设任务0.5万亩;改造杨树低产低效林2万亩,形成以黄圩、大庄、瓦坊等乡镇为主的产业带;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猪饲养量达134万头,山羊饲养量达85.1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408万只,形成了以山头、屏山等乡镇为主的产业带。

  品牌建设突破。200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特产泗州这张名片。目前,我县共注册农产品商标58个,其中三湾村牌黄瓜和西红柿、新联禽业牌维康蛋、兴伟牌绿壳鸡蛋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墩华牌花生、蜜恋牌草莓和西瓜绿色食品认证已报农业部审批;沱霸牌螃蟹正在申报有机食品。南虹纺织、泗州面粉、西湖恒达等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安全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标准。萧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近年来,萧县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产业化进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点来抓,切实抓好532提升行动,积极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十二五671转型倍增计划,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目前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3家,其中***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30家。3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10年营销收入达82.5亿元以上,利税3.3亿元以上。全县有各类农民合作组织218家。特色农业成效明显,拥有万亩以上特色种植基地30多个,规模畜禽养殖小区105个。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带动农户近20万户,建设生产基地240多万亩,企业带动农户户均产业化收入2000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农业产业化促进了萧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强县的转变。

  萧县依托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林业、棉花六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成果显著。全县共打造出39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按照产业类型分粮食加工企业13家、畜牧龙头企业14家、水果龙头企业4家、棉花加工龙头企业2家、林业龙头企业6家。

  全县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产业。以小麦、玉米、胡萝卜、菜用鲜豌豆、辣椒及辣椒制种、西甜瓜、葡萄、早熟梨、优质生猪、优质牛羊肉、家禽等优势农产品为主,初步形成30多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的框架。

  加快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创建了一批名牌。萧县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和创建了一批名牌农产品,已建立萧县葡萄、萧国圣桃2个***标准化示范区,建立黄河故道水晶梨、孙圩子胡萝卜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有萧县葡萄、萧国圣桃、胡萝卜、山药、毛豆、水晶梨等标准化栽培规程被认定为省级地方标准。

  萧县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呈现出喜人局面。萧县**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呈逐年下降态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64元,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灵璧发展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

  十一五期间,灵璧县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8.1亿元。33家市以上龙头企业资产总额16.9亿元,比上年增加7.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3.4亿元,是2006年的5倍;实现利税11815万元,是2006年9倍。

  灵璧县坚持把现代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列入重要工作目标,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此外,还对四大主导产业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工作机制,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灵璧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类惠农支农政策,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推动了粮食、畜牧、蔬菜、林果四大主导产业健康发展。同时,研究制定《灵璧县发展现代农业奖补扶持办法》,计划在每年拨付农业产业化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县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补助农村土地流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