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2013年以来,收获机械行业特别是玉米收获机和水稻收割机的企业库存成为行业突出的问题,一些过去的主流企业库存量从几百到两千台不等。从2013年的统计数字和笔者掌握的情况看,2013年农机企业呈现出大量的产量、产能过剩,企业库存压力增加,大多数收获机企业都未完成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
库存增多,势必占用大量的现金流,降低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使用效率,并增加企业的运行困难。而大量挤占供应商货款,会引发供应链环节的极大不满,旧货拖到来年销售也必将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由于2013年各地补贴实施方案推出较晚,机手作业成本上升导致收入的减少,加上企业本身预期过旺等原因,导致2013年的农机购买有些乏力。如南方省份多数农民外出打工潜在购买用户减少,水稻机机手收益下降,以及下半年黑龙江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南方水稻机市场需求和北方玉米收获机需求大幅下降。
可以预计,随着常规农机产品社会饱有量接近临界状态,明后年农机市场都很难维持前几年的持续高增长状态。如果相关政策有变,形势恶化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早在2010年,自走式小麦机整体销售就比2009年剧降2.4万台!
一家企业在制定当年市场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当年的市场形势,而且要充分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制定生产计划,以备预期销售目标的实现。这种生产的筹备,是在销售目标制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就进行的。比如,一家农机企业制定了全年小麦机5000台的销售目标,那么这家企业就必须保证全年至少要生产出5000台小麦机。但是,由于预测系统突然出现问题,或者市场形势发生变化,那么只能完成2000台甚至1000台的销售,那么多准备出来的3000台或者4000台的产能和要求资源如何消化呢?
2013年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四行玉米机生产都定下了增长60甚至翻倍的目标。按2012年销售各类玉米机约5万台的销售量计算,增长60就是3万台,而实际上,2013年的玉米机特别是三行、四行玉米机没有出现大家想象的那种高潮,全年约实现销售5.7万台。也就是说,按照预期,2013年至少就会有2万台以上的产能过剩甚至还高。这不仅造成大量的显性库存资金占用,还包括大量隐性的生产机器所花费的巨额人力成本和生产线折旧。
一家农机企业的产能过剩,可能只会累及一家企业,但是整体的市场出现过剩,那么就会出现农机产业的系统过剩。这种过剩,将不仅仅涉及到主机生产企业,同时也将影响到大量的农机配套件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
农机主机生产企业一般都会在上年底或当年初,根据自己对未来一年的产销数据预期,签订供货合同。那么大量的农机配套企业也会根据主机生产企业的要求可能增加采购大量的原材料、设备,以及招募更多的工人。如果这个链条一旦从销售环节断掉的话,首先波及的是这些配套供应商,因为市场销售不利,资金回笼困难,主机生产企业就很有可能将困难转嫁到配套企业中去,特别是拖欠货款,从而造成许多配套企业发生经营危机。
从销售环节看,为了更好完成市场销量,农机流通企业不得不承受来自主机生产企业的压力,压库、预付款、商务政策恶化等等,从而造成经销商环节的企业因为资金周转不灵,会陷入困境。
当然,主机生产企业,会因为市场形势萎靡,而提前减量生产,但是,有些生产线就会出现闲置率过高的问题,如果贷款过多,那么还款压力就会增大,裁员也许不可避免。特别是对于资金实力比较弱小的农机企业,他们将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虽然有利于整个农机产业的重组兼并,但是却是以这些企业的失败和退出、以社会不和谐与不稳定因素增加、以普通员工的眼泪和悲伤为代价。
近两年,农机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并没有提升甚至还在下滑,而整体经营成本升高、市场增长率还在下降,加上通货膨胀形势严峻、手中余钱贬值,农机产业也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势,需要引起各类企业的高度警惕与重视。老朱认为,此种形势下,未来只有那些创新能力强、管理运营水平高、转型升级步伐快的企业才能避免埋没的命运,而彼时中国农机产业也将迎来一次品牌与市场的根本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