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来自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信息显示,2003年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63万亿元增加到17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食品行业紧密相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专业人士分析了当前的机遇。 一是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世纪以来,中央制定的各项三农政策逐步向农产品加工领域覆盖;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加工业,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推进土地、户籍和补贴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为农产品加工业融资、用地、建基地等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四化同步推进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支撑。工业化、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推进了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高端化;城镇化的推进,为企业间分工协作、做大规模、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业平等享受便捷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37,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工业、服务业和城镇,加工品消费大幅度上升,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内生动力。 五是农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原料供应充足。近年来我国粮食十连增,2013年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1;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产2.3、0.7、1、4.4,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六是全社会关心关注氛围日益浓厚,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各地日益重视和出台政策支持,行业指导服务逐步加强,社会力量加大了资源要素投入,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升级需克服内外矛盾 尽管农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增值增效、农村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依然大而不强,进一步加快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从自身看:一是专用原料缺乏。生产主要以满足鲜食为主,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和原料基地建设滞后,原料混合种养、混合收购、混合加工现象严重,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普遍面临原料品质一致性差、专用原料供应难以保障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初加工水平低。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粮食、马铃薯、水果和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高达7、15 、15 和20%.三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四是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目前我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0万家,规模以下企业数占总量的80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的企业只有4家,超过100亿的只有21家。 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有:一是税赋重融资难。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税负约占销售收入的8,而利润仅为销售收入的35.企业贷款利率一般要在国家基准利率6的基础上再上浮30@,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加工成本上升但产品价格不升,企业利润微薄,有些企业因此而采取偷工减料和降低产品质量的方法维持运行。三是出口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壁垒频繁设立,加上人民币增值,农产品加工业走出去困难和风险增多。四是行业引导能力和公共服务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引导,也缺少健全的信息、技术、市场、融资等公共服务体系。 该专业人士表示,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明确目标和任务,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升级版,对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