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201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体要求的发展
2014年04月07日 10:15 中商情报网

  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思路,立足于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大力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增强财政投入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不断健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
  一、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允许将2003年以前年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予以更新提质。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县特别是谷物主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要求各省将土地治理项目的财政资金,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县特别是谷物主产县集中,继续向纳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800个产粮大县倾斜,同时兼顾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的产区。除北京、河北等10省外,其他各省安排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财政总投资不得低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总投资的90.
  允许财政补助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对土地流转规模大,农民股份合作经营体系比较健全的合作社,支持其作为项目申报主体,直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既允许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也鼓励由合作社先行流转,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经营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种粮食,把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落到实处。
  进一步推进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启动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示范项目,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灌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集中财力支持改造和延伸建设干渠、毛渠,为在建的高标准农田配套水利设施,为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后一公里接通毛细血管,逐步做到中灌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片连网,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比例,大力推广土壤改良、配方施肥、优良品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农口部门项目要继续完善区域作物布局,提升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提升国家供种保障能力。
  充分利用外资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2014年应完成总任务的27,要重点加强以改善农业灌排设施、发展节水农业为主的水利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及时启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二、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加快推进发展现代农业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群。用规模化理念开发农业,低碳化理念改良农业,标准化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工业化理念装备农业,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继续在建设规模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基础上,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试点。在35个省级单位安排52个试点项目,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功能、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功能、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功能,并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形成具有现代化农业特征的示范群。积极探索运用公私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引导龙头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链。改变小而散的扶持方式,按照扶大、扶强、扶优、扶特的原则,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商品转化率。重点扩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范围。支持以粮牧渔禽林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为主业的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种养基地规模、加工产能和冷链物流能力。撬动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特色经济优势明显、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县发展特色产业。研究完善贷款贴息扶持方式,贷款贴息项目坚持扶持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重点扶持粮油加工转化及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工贷款贴息。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实行产业化补助资金向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重点用于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要适当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立项条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扶持财政资金的额度逐步与注册资本和成员数量双向挂钩,主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种植、养殖基地及产地初加工、储藏保鲜项目建设。优先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股份合作社吸收农民承包经营土地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同时试点扶持以农民承包地入股形成的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
  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权利的实现形式。选择10个左右省份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交由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农民广泛享有的试点。一方面,试行农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由合作社自主经营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红利,在提取规定的公积金和资产折旧以后,由流转土地承包权的全体社员分享。另一方面,继续试点龙头企业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形成资产由农民合作社或农民持有。农业综合开发支持龙头企业产业化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的财政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企业拿出不低于30,逐步达到50,使流转生产基地、提供农产品加工原料的农民或合作社作为优先合伙人,参与企业分红。
  鼓励和引导部门项目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以油茶、核桃、油用牡丹为主要品种的木本油料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选择部分省份开展木本油料一县一品试点工作。推动完善秸秆养畜项目设计,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缓养殖污染。进一步加大产销对接项目扶持力度,巩固完善龙头企业与联合社、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链的有机联结,实现助农增收、稳供保价。
  同时,大力推进湖北省恩施市综合扶贫改革试点、菜篮子工程等重要专项实施,促进专项开发项目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布局。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综合开发布局,以开发县为单位,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划为重点开发区;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开发后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地方划为保护性开发区;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划为限制性开发区。研究制定具体开发政策,整合项目,实行保、调、转、退、减、进的措施,精准投入,规模开发。保,即积极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调,即围绕三类开发区域,指导省级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布局开发结构,完善开发县退进机制。转,即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退,即退出重金属严重污染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25度以上坡耕地以及投入产出效益很低的开发项目。减,即在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地方,缩小开发范围,降低开发强度。对依靠开采地下水、又得不到有效恢复的地区,减少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即积极探索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进行农业开发。
  积极实施节水增粮工程。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实施节水工程行动,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逐步停止地下水开采,改变自流漫灌习惯,确保已建成和在建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继续支持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及旱作农业技术,鼓励支持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部领导关于加强农用地膜科学使用的批示精神,完善机制,抓好试点,率先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推进残膜回收,特别是在实施节水增粮行动过程中,要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做到先行先试。大力支持低碳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设施建设。试点建设一批以秸秆为主要原材料的有机肥厂,加大养殖业畜禽粪便资源循环利用,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
  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要集中生态综合治理资金,重点向生态脆弱地区或丘陵山区倾斜,因地制宜开展草原建设,支持改良南方草地,发展畜牧业。继续加大对小流域、石漠化、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地区的治理力度。加强农田林网建设,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供良好生态屏障。继续实施好土地复垦项目。
  四、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
  加快制定管理制度。修订《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做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制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结构性评审试行办法》及项目评审指标指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形成资产农民持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终止责任追究暂行管理办法》、《农业综合开发监督检查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绩效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评价办法》、《关于规范和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制度规定。
  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继续盘活资金存量、优化用好增量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规模。坚持和完善资金综合因素分配法,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原则上75用于土地治理项目,25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研究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激励机制。加快中央财政资金拨付进度,督促地方落实资金投入。做好2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