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始了新的计划和打算
2014年04月09日 17:31 中国网

  春季来临,气温渐升,东北平原的田间耕作拉开帷幕。吉林省孤店子镇大荒地村的现代农业也开始了新的计划和打算,光缆电线都已铺设完毕,操控设备也已安装。今年夏天,水稻种植基地将实现物联控制和智能管理。东福米业总经理刘延峰说。
  刘延峰所说的水稻种植基地,是东福米业近年从大荒地村流转而来的2000公顷水稻田。按规划,这部分种植田将依照农业信息化要求种植和管理,建立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农业生产物联控制系统和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
  刘延峰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农业企业如果能利用好这三大系统,运用网络平台技术和云计算方法,就能实现企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形成一个高效、节能、绿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走进监控大厅,LED大屏幕上显示的是育苗基地和种植田,可看到从苗期温室育秧到田间的水稻长势情况。还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参数,方便企业远程监控生产过程。
  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时收集农田的温度、湿度、风力、大气和降雨量等数据信息,监控农作物灌溉情况,监测土壤和空气状况的变化。拿到监控数据后,企业再根据科学指标和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
  大荒地村农民钟德富目前在东福米业育苗基地打工,他说:以前种田,我们是靠眼睛看、用手摸,来判断土地要不要浇水、施肥。现在有了这套高科技,自动搜集土壤情况,还能分析水分、温度和含氮量。以后我们都得好好学一学了。
  监控和信息传回,只是信息化的**部分,*重要的功能是按照农作物生长的指标要求,及时精确地遥控农业设备自动开关。东福米业信息工作人员徐士成说,像浇灌、增氧、卷帘开关这些操作,都可一键控制。按照科学指标进行自控,不仅更加精确,人力也被解放了。
  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对作物种植好处多,也与人们的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刘延峰指着一盒加工完的大米产品说,信息化管理后,产品在生产、加工环节将被安装电子标签。在仓储、运输、销售等后续环节,信息将不断添加和更新。只要输入产品专属二维码,是谁种的,是否使用农药化肥,在哪里加工包装,是如何运输的,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让消费者更加放心食用。
  看着庞大的智能系统,刘延峰说:农业信息化就像一列高铁,农企想走得快、走得远、走得稳,就一定得想办法搭乘它。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