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依旧不足
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只有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和创新,才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1年10月,为全面提升河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农业,更好地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财政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2008~2012年,河北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绝对数值持续增长,从151.9亿元增加到443.62亿元,2012年的数额是2008年的2.92倍;但是2009年以后,财政支农支出额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说明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的速度低于财政支出总额增长的速度,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有待提高,否则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表1)。其中,2011年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及基层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等项目的财政支出为2.77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为0.76;2012年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为6.2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24倍,占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为1.40.由以上分析可知,《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加大了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倾斜,河北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不断丰富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放心保)业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关键行业和优先发展领域,贷款投放主要向种业、农药化肥等行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各环节的支持力度,如农业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等环节,同时加大了对涉农企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有效改善了农业发展基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及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截至2013年9月末,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9613.2亿元,是2008年的2.9倍。随着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也逐年提高,2008年年末为34.5,2013年9月末提高到40.9.如农发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2013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46.78亿元,贷款余额达139.79亿元,较年初增加14.38亿元,创历史新高;发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中长期贷款11.47亿元;优化金融服务水平,发放贷款6.19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以农业大市保定市为例,截至2013年年底,涉农贷款余额达到了1006.07亿元,同比增加177.2亿元,占全年各项贷款的比重为53.52.
尽管如此,财政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依旧不足,仍需加大投入力度,更好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从RD(ResearchandDevelopment,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量及投入强度看,从2006年到2013年,河北省的RD经费投入量及投入强度都逐步增长,RD投入量从2006年的76.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90亿元,增长了2.78倍,但是RD经费投入强度增长相对缓慢,仅从0.66增长到1.0(见表2),低于全国平均值(见图1)。事实上,河北省近几年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与周边的省市相比,不仅远低于北京这样的研发强省(市),与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也都存在一定差距(见表3)。如果具体到对农业的RD经费投入,该数值将会更低,因此需要加大财政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以保定市为例,2013年RD经费投入18.29亿元,仅占GOP总量的0.69,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这些经费投入中,政府投入资金1.94亿元,占10.61.在保定市的所有的RD经费投入中,投入农林牧渔的加在一起只占投入总量的0.82,可见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之少。
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够。近年来,财政对三农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从投入的结构上看,对粮食补贴等方面的支持相对较多,而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相对较少,尽管支持的总量逐年增加,但是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资金需求相比,相对量仍然不足。河北省财政科技支出的绝对量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17.4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44.7亿元,2012年是2007年的2.57倍,但是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2008年开始仅维持在1左右(表4),与全国的4.5左右的数值相差甚远(图2),如果再具体到农业科技支出该比重就更低了。而保定市作为农业大市,除了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外,还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支持,但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仍然不高,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也不足。尤其是到县级财政,资金多数用于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于拿钱搞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更显得力不从心,而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多数是从上级财政争取到的项目资金,这显然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
金融机构缺乏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意愿,支持力度有限。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等环节,在创新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环节一般周期比较长、风险比较大、对自然的依赖性比较高,而推广环节虽然风险有所降低,但是市场主体的接受程度等不确定因素仍然影响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否成功推广,一旦推广失败,推广主体也将面临损失。这都使得金融机构缺乏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意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门槛较高。虽然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但金融机构一般不对农业科研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农业科研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也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及农户的贷款需求,其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农业企业,个人涉农贷款、企业涉农贷款和非企业组织贷款在涉农贷款中分别占18.8、73.5和7.6,因此,金融机构对规模以上企业之外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有限。
金融机构存在惜贷倾向,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获得融资较难。尽管国家一直要求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农业企业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产品营销中比较谨慎,*终往往还是选择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跟这些龙头企业相比,具有天然的劣势,而金融机构的一视同仁使得他们自然无缘获得融资。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多从事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相关的业务,而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在河北省的一些地区多有发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预警与控制能力等滞后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使得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的经营比其他企业存在更高的风险和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同时,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受规模等限制,一般管理相对不规范,项目的风险比较大,再加上财务不健全,可以用做抵押的产品较少。因此,银行从自身经营的安全性考虑,不愿把贷款发放给这些企业,对适合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重视不足,这些更加剧了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金融产品与服务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需要。农业科技创新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得创新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显然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各个阶段的需求。在农业科技研发阶段,研发人员需要建立实验室,购买原材料,这些都需要大批的资金投入。但是,研究成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在这个阶段并不能确定。因此,对这个阶段投入的资金将很可能收不回来,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即使能收回,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技术推广阶段,科技成果技术已经成熟,风险相对较小,稳定性比较高。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推广给更多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一过程中作为推广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信息服务网等推广体系的建设需要金融机构支持,既是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者又是成果接受者的农业企业更是需要资金支持来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同时降低交易成本。而新技术的应用需要高标准的农业基础设施与之相配,无论是高标准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新品种、新型农业机械等农业成果的应用,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河北省现有的金融产品主要是支持一些短期的、低风险的项目,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长期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匮乏。以保定市为例,境内外上市公司不到10家,尚属河北省上市公司比较多的城市,但目前还没有一家科技型农业企业通过上市和发债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适用于农业研发初期的风险投资也尚未出现。
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着力点
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基础性,财政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这就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采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一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支持。目前,中央及省级财政都设有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支持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力度。河北省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而各个市不但要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来支持当地农业科技创新,还要在本级财政中做出预算,专门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明确支持重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不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所有领域和所有技术,而是要针对当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制约因素进行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加大对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和技术更新能力的支持,保证种植业技术的连续性等。三是积极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推广重要性的基础上,财政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投入方式,明确资金使用用途,保证资金投入到位。注重对农业信息服务的支持,加强对各类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支持,不断延伸农业信息化服务。四是财政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