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4月逛菜场,思维很凌乱。
这边厢还在卖寸把高的黄瓜秧,那边厢就已经在叫卖正宗的本地黄瓜,快来买啊;摊主一个劲地劝你买刚上市的蚕豆,可自个儿掉头一想,不对啊,蚕豆不是刚开花吗?
难怪读者陈大伯打电话来说,本地蔬菜、外地蔬菜、当季蔬菜、反季蔬菜把时令都搞乱了,现在真正应该吃什么成了很多人的困惑。
哪些是外地蔬菜?哪些是本地蔬菜?我们还能吃到真正的时令菜吗?昨天,请教了杭州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柴伟国、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业务一部副经理王华强,还有三墩双桥村既种植又零售的盛祖能,总算把蔬菜那些事弄懂了些皮毛。
现在是蔬菜*便宜的季节
土生土长的莴笋、黄瓜、茄子来了
关于4月的蔬菜农事,杭州蔬菜产业协会的记事本上说:大棚茄果类蔬菜已进入采摘期,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同时注意棚内温度管理。
4月是春耕春种的季节,本地大棚蔬菜也到了采摘季。因此,这时候农贸市场里的黄瓜、长瓜、茄子、辣椒、莴笋等,已经不知不觉由外来妹变成了本地郎。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业务一部副经理王华强明确地告诉记者,现在是蔬菜*便宜的季节。但作为主管外地蔬菜的业务经理,他又不无伤感地说道,现在大量本地蔬菜上市,外地蔬菜基本是亏本贱卖。
市物价局的价立方也显示,这两天蔬菜价格一片绿,呈整体下跌态势。
其实,在一年四季的大多数时间里,外地蔬菜都在杭州市民的餐桌上功不可没。尤其是天寒地冻的冬天,来自福建、云南、海南等温暖省市的娃娃菜、小辣椒等,还有具有先进大棚种植技术的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的番茄等,确保了杭州蔬菜市场的供应。
但供求关系是硬杠杆。盛祖能在三墩第二农贸市场有一个摊位,就在上个星期,外地黄瓜还能卖4元一斤,这段时间本地黄瓜大量上市,价格一下跌到了3元一斤。再比如,皮薄肉厚的本地茄子一上市,外地茄子的价格就应声跌落,从原先的7块跌到了5元左右。
本地蔬菜不等于真正的时令菜
真正的露地时令菜,农民大多留着自己吃
如果说,我们现在很难买到真正的露天生长的时令蔬菜,你会不会有些许遗憾?
事实确是如此。盛祖能位于三墩双桥村的蔬菜基地,黄瓜、丝瓜等移栽工作已经完成。按理说,现在温度适宜,正是露地生长的好时机,但他坦言,大多数仍是移栽在大棚里。这是为什么?
杭州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柴伟国从技术角度解释说,露天移栽,生长季短,产量低,病害多,而大棚种植能满足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条件,从而拉长生长季节,提高种植产量,同时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大棚种植的茄子,可以实现早种早收,一直可以收到7月中下旬,一亩地的经济效益大概在1万元左右,但如果露地生长的茄子,要再过20天才能采摘,而且到了六月底,结出来的茄子就不好看,卖不出去。
露地蔬菜虽然长得丑了点,但口感还是要略胜一筹。盛祖能的50亩蔬菜基地会留一小块进行露地种植,因为好吃,但不卖,只留着自己吃。
再过一星期,更多本地蔬菜来袭
本地产的茄子和青蚕豆可不要错过
4月的菜场琳琅满目,但本地茄子却是摊主一定会向你推荐的蔬菜。
本地茄子看起来和外地茄子并无区别,但口感好得可不是一丁点。外地茄子皮厚,嚼不烂,口感不好,本地茄子皮薄,吃在嘴里糯糯的。昨天刀茅巷的一位摊主说。
问他自己怎么做,他说,酱爆爆*好吃。
还有不少摊位摆上了蚕豆,比大拇指甲盖大一轮,绿绿的,但买的人并不多。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业务一部副经理王华强说,杭州市面上的蚕豆,*开始来自河北,*近临海、丽水的蚕豆也开始上市,带壳蚕豆的批发价已经跌至1元一斤,但口感不佳。
那么本地蚕豆什么时候上市?柴所长说,再等一个星期吧。
本地蚕豆有多好吃就不用多说了,但这极可能和露天种植有关。据柴所长说,蚕豆的大棚种植并不多见,盛祖能则从经济效益解释说,蚕豆是一次性采摘作物,大棚种植成本明显高了点。
看来,这真正意义上的露地时令菜,千万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