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市场分析
农机产品成为我省粮食工程的重要保障
2014年04月22日 12:03 中国数控信息网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机装备销售大省,黑龙江省2013年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5,成为全国农机产业增速较快的省份之一。龙江制造农机产品日益装备全省农机合作社,成为支撑我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重要保障。
  产业聚集增效益,主机配套上足马力
  佳木斯市是国内农机应用和农机装备制造业*早、基础*好的地区之一。2013年,该市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占全省农机产业的三分之一。
  在常发佳联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大型联合收割机生产正紧锣密鼓进行种。生产经理李军介绍说:今年企业销售计划为1000台,生产计划800台。因为要为秋收做好储备,我们目前进入到一年中*忙的时候。
  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由动力系统、收割系统等部分组成,涉及到冲压、焊接、喷涂、组装等多个环节,常发佳联只能完成整体工作的40左右,其他60的零部件制造需要配套单位生产。
  常发佳联副总经理项金龙表示:企业在佳木斯当地采购的品种加在一起能达到1000种以上,40多家供货企业中*高的年供货超过千万元。
  农机龙头企业的发展,为相关配套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佳木斯金兰马公司作为专门为农机厂家做配套的企业,今年新建的机械加工厂房刚刚投入使用,可为佳木斯、沈阳、西安甚至国外的农机制造企业提供关键部件和配套产品。总工程师金福告诉记者: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对橡胶件、机械加工件等配套产品要求较高,比如说生产玉米收割机讲究剥净率,对橡胶件的剥净率要求一般在85以上。在这方面,我们企业一直做得比较好,产品广受客户欢迎。
  佳木斯市工信委副主任王永生介绍,下一步,佳木斯市将抓好进档提质工作,做强四户农机装备制造主机企业,做大20户规模以上配套企业,做精60户规模以下小企业,形成大中小并重,产前、产中、产后配套型链条式的发展模式。
  从2010年起,黑龙江省落实《全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出现可喜局面。
  域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先后有约翰迪尔公司、纽荷兰公司、一拖集团、山东金亿集团等19家国内外农机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入驻我省。
  促进了哈、齐、佳、大庆、农垦、七台河等6个农机制造专业园区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大中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整地机械、精密播种机等大型农机具已成为我省的拳头产品。市场广阔竞争激烈,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农业装备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据业内专家预计,农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对农机装备需求持续增加,加之国家和地方连续实行购机补贴政策,国内将有5-10年产业发展黄金期。
  目前,我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品达91.67,位居全国**。全省农机销售持续走高,已连续3年超100亿元。不过,国内农机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机生产仍以环渤海、长三角、中部为主,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50左右。
  据省工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郑兴勤介绍,我省农机装备制造业虽然增速较快,但是整体实力仍弱。想要在全国占得一席之地,必须将产业基础较好、科技人才实力强的优势利用好,尤其要抓住两大平原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有利机遇,拓宽农机销售市场,力促农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推出政策措施,加快龙江制造农机装备产业大发展。为此,我省加快关键零部件制造业发展,支持企业扩大产能,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农机装备零部件采购体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大专院校农机装备成果的转化对接;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机销售服务体系,创新农机销售金融服务模式;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要让名企和配套企业一起舞动产业链条,真正让农机应用大省成为农机制造强省。
  按照我省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机装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20亿元,年均增长20.6个农机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聚集效应明显。主机企业年达产率提高到80,省内配套提高到40以上。
  背景资料:农机装备分为动力机械、耕整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农机装备产业链上游包括钢铁、电器、标准件、橡胶件、液压件等,中游是设计、制造,下游为物流、销售、维修、培训等服务。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核心是制造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