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加强饲料中药物残留的监管是必要手段之一
2014年05月31日 12:09 科易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饲料中左炔诺孕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7项国家标准经农业部审查批准,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这7项国家标准分别是:《饲料中左炔诺孕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醋酸氯地孕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匹莫林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饲料中卡巴氧、乙酰甲喹、喹烯酮和喹乙醇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饲料中硫酸粘杆菌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饲料中大观霉素的测定》。
  在我国畜牧饲料业的发展中,兽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养殖环境、养殖水平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养殖业中滥用药物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滥用兽药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摄入人体后,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兽药残留还影响我国养殖业的长足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加强饲料中药物残留的监管是必要手段之一,另外采用安全的生物饲料也是减少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好选择。生物饲料一般是指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利用微生物工程发酵开发的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低成本、无污染、无药物残留。
  生物饲料已成为一个较大的产业,主要包括饲料酶制剂、饲用氨基酸和维生素、益生素直接饲喂微生物、饲料用寡聚糖、植物天然提取物、生物活性寡肽、饲料用生物色素、新型饲料蛋白、生物药物饲料添加剂等。以下推荐相关生物饲料技术以供参考,更多成果请登录科技成果栏目查阅:
  无公害生物饲料与无公害肉食品。新型、高效活性生物技术是北京大学研制的环境微生物学应用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本活性生物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新型、高效活性生物技术的关键是复合微生物菌群发酵剂制作及发酵工艺。经过粉碎加工和生物技术处理的稻壳与饲粮可以转化为优质生物饲料,并不添加骨粉、鱼粉等高能高价位原料,同时免用抗生素、激素,降低饲料的综合成本。
  秸秆生物活性饲料。秸秆生物活性饲料因其在成本、动物保健、畜禽水产产品品质改善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动物的饲养,单胃动物可节约饲料用粮20-50,反刍动物可节约饲料用粮80以上,同时生产出无抗生素绿色肉、蛋、奶产品。
  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合生元的制备技术。首次以银杏叶为原料进行固态发酵和生物转化,并将产品用于养殖业中,使用的菌株具有较强的抗银杏叶抑制物能力,建立了制备银杏叶合生元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工艺、流程。通过双菌株的混合发酵,能将银杏叶脱毒与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且产品富含益生菌、复合酶。该产品对奶牛、鸡、猪等多种动物具有明显的促生长和防病抗病能力,能显著改善畜禽产品的质量。
  秸秆、菌糠、鸡粪加工生物蛋白饲料技术。EM原露属复合性多功能菌剂,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醋酸杆菌。其中乳酸菌群能够使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变得容易分解,在有机物发酵分解上发挥重要作用,它将未腐熟的有机物质转化成对动、植物有效的养份,乳酸菌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抑制致病菌增值,使之逐渐消失,总之EM作为一个功能群体,把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稳定的微生物。通过EM原露可以使秸秆、菌糠、鸡粪等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营养价值高的生物蛋白饲料,既降低养殖成本,又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