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农机作业构建规模化农业新平台
2014年06月05日 12:21 农业机械产业网

  *近一段时间,是津市市保河堤镇民兴村农机大户黄费才*忙碌的一天。他在澧水河外洲机械直播的400亩油菜虽比垸内的迟了几天成熟,看起来可是籽粒饱满一派丰产架式。他自己驾着一台收割机在一片黄毯子般的油菜地里纵横驰骋,收割、脱粒、清选、秸秆还田一次完成,大大降低了田间损失率。另一片区域,邻村的严师傅开着收割机来帮忙,也舒展腾挪,忙得正欢。有两台收割机闹腾,争取两三天就收割完。黄费才笑呵呵地说,明年我还要再搞300亩,买单台烘干机,做到颗粒归仓。
  在津市,像黄费才这样的农机大户近两年明显增多。笔者不禁感叹,原先还以为没有几个劳力在家里,会出现大片撂荒的,看来是过虑了,形势的发展还真是比想像的要快。据悉,现在这个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有10家,农机大户发展到50余户,辐射农户近万户。农机市内跨区作业面积13.7万亩。仅保河堤镇拥有的大型农机就有70多台,全镇机收率达到90以上。保河堤镇澧赋村农机大户任振祥,一家就拥有5台机械,一年农机服务收入在10万元以上,流转集中到他户下的田地有200多亩。
  为顺应和促进农业规模化进程,津市市采取农机演示推广、机手阳光培训、扶持机耕道建设三大举措,着力构建农机作业新平台。通过开展农机服务、农机示范、农机保障、农机增收四大工程,去年,全年推广各类农机5000多台套,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1000多人次。特别是在遭遇严重旱情期间,一次性推广各类潜水泵4000余台,在抗旱救灾中派上了大用场。
  为切实缓解农机出行难、下田难、存放难难题,津市在全省首开以财政奖补促机耕道建设先河,从去年起连续三年补贴300万元,引导乡镇自主投资700公里机耕道建设,还整合土地平整、环洞庭湖治理资金新建500公里机耕道。机耕道建设带动了土地流转。灵泉镇农机大户黄大元,已拥有3台大中型拖拉机带旋耕机、2台联合收割机、2台步行式插秧机,今年又购置了1台高速插秧机、1台大中型拖拉机。在去年流转土地230亩的基础上,今年又新流转300多亩,土地集中规模达600多亩。
  目前,津市农机拥有量30050台套,农机总动力18.2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28台,联合收割机485台,水稻插秧机173台。全市机耕水平达95,机收水平达80,机械植保水平达90,农机化综合水平达60.农业机械承担了全市70以上的农业生产劳动量,70以上的农村运输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