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我市是福建省的红菇主产区之一,12个县(市、区)均有丰富的红菇资源。采摘并销售野生红菇,是我市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怎样让山上的红菇高产、稳产?这不仅是食用菌科研人员长期感兴趣的课题,更是广大老百姓迫切想知道的答案。上星期末,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大田县着名的红菇村大田县桃源镇东风农场盂坂村,采访该村村干部、大田八峰天然菌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光地,向他详细了解红菇管护经验。 据苏光地介绍,盂坂村这几年红菇持续高产、稳产主要得益于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模式、村民的齐心协力和长期积累的红菇管护经验。 统一管理模式是基础。盂坂村盛产红菇由来已久,但先前村民们各自为政,村里林区没管好,红菇产量不高,每年大多只能采收干菇200多公斤。自2007年7月成立合作社,对红菇林区进行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管护、统一采摘、统一烘烤、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分配)以来,红菇产量明显高于周边村庄,品质也有很大提升。盂坂村共有红菇林区2600亩,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红菇产量分别达到3000斤、1300斤、700斤、2400斤。统一管理的效果十分显着,例如2013年,由于气候异常等原因,本省的建宁、明溪、寿宁,外省的贵州、广西等地红菇产量急剧下降,盂板村的红菇仍然喜获丰收,共收获红菇2400斤。 齐心协力是根本。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力,一切都将等于零。村民能够做到齐心协力发展红菇产业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是盂坂村以生态养生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村民已经深刻认识到统一行动、保护森林多产红菇的重要性;其二是合作社采取利益均等的分配方式,全体社员(村民)都从合作社统一管理中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三,离不开合作社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红菇管护经验是财富。红菇是共生真菌,目前还无法实现人工栽培。盂坂村村民的实践证明,采取一定的管护措施可以显着增加红菇产量。主要经验有以下三点:(1)及时清杂。农历芒种开始林下清杂,将高度1.5米以下的小树、树枝、杂草清理掉,使林下通风透气、荫蔽度达到60-70.其中芒萁对红菇生长影响较大,要特别注意清除;(2)合理去除老树。据多年观察,树龄10-15年的壳头科树木*有利于红菇发生,太老的树要采取环剥树皮的方式让其慢慢死亡。不能采取砍树方式去除,那样会破坏红菇生长的小环境;(3)保护腐殖层。林下的腐殖质有利于红菇生长,在林下进行清杂、采菇等活动要小心谨慎,保护好腐殖层。 据了解,大田县桃源镇的赤头坂国有林场即将借鉴盂坂村的经验,对林场拥有的1万多亩阔叶林区进行管护,预计今年可采收包括梨红菇在内的各种红菇50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