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为切实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郧西县在产业发展上,以蔬菜产业建设为重点,不断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近年来,该县通过政策激、企业引、大户带、农户联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6万亩,产量34万吨,产值过7亿元,其中商品菜基地4万亩,设施菜基地达2500亩。今年该县商品菜基地将突破4.2万亩,其中设施菜基地突破3000亩,总产量突破34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驱动模式一:优惠政策激励促发展 过去,郧西蔬菜产业由于菜农种植意识不强,种植技术滞后,设施不优,抗风险能力弱,市场价格起伏波动大,基地与市场对接不畅和政策不配套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呈现出自然灾害过频,种植规模不大,管理技术跟不上,产出效益不高,市场销售不畅,几度出现地产品牌菜贱卖,市场信息不灵,鲜菜滞销靡烂,农民投入较大,收入甚微,农民谈菜色变,严重挫伤了农民积种植极性,同时也曾出现设施菜基地建设容易、巩固难的尴尬局面。为切实改变现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建设,将蔬菜产业作为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工作的重点,全力使蔬菜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一是制定奖扶政策助推蔬菜产业发展。该县出台一号文件,配套基地设施奖扶、露地菜种植奖扶、营销大户奖扶、专业乡镇(村)奖励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奖扶考核办法,将蔬菜产业纳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持续有效助推了蔬菜产业发展。 二是整合部门资金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按照蔬菜基地建设到哪里,设施配套到那里的要求,采取建设一块基地召开一个现场办公会形成一个会议纪要的方式,明确相关部门责任,捆绑涉农项目资金,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基地提档升级。 三是强力督办跟进蔬菜产业发展。县、乡、村各级形成合力,对新建基地和老基地蔬菜产业发展责任到人到地块,采取一抓到底的办法,技术跟踪服务时刻不放松,强有力地促进了蔬菜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巩固商品菜基地4.2万亩,其中设施菜3000亩,基地内无撂荒、空棚现象发生,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 驱动模式二:企业建基地引领发展 近年来,郧西县紧紧抓住农企农超对接蔬菜需求量大,交易量广这一优势平台,分别与十堰新合作、寿康永乐、丰融超市、武商量贩等各大超市以及郧县统香、渝川、郧西益群、隆丰等农字头蔬菜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生产购销合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乡镇政府流转土地,超市负责生产经营,实现了企业、超市与基地的有效无缝对接,促进了郧西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驱动模式三:大户承包经营带发展 该县为稳固、扩大基地规模,提高蔬菜产量,提升经济效益,加快蔬菜产业由小户承包向大公司经营发展转变,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多部门协调配合,鼓励专业大户承包经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和交流力度,搭建营销平台,支持鼓励大户自建或联建社区便民平价菜店直销点、采取自产自销或订单生产定向销售,助推专业大户带农户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30亩以上设施菜种植大户50余户,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建立平价菜店180余家,极大助推了全县蔬菜规模化发展。 驱动模式四:农户抱团联营快发展 该县以蔬菜专业合社作组织为依托,大户联营为平台,重点扶持蔬菜专业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及产销大户,实行一个基地,建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实施一套适宜的安全生产办法。合作社实行分工协作,各社员只负责订单安全生产,合作社负责以销定产,以销促产和安全监管;较好的促进了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该县已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达25家,有力的助推了全县蔬菜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