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近日,记者在贵州省清镇市新店镇采访,发现该镇利用山地、丘陵坡地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山地农业,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对此,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认为,山地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重视山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促进山地农业快速崛起,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的增长极。
万亩荒山,石缝里长出金银花
归宗村是新店镇山地农业的示范村,村里有两个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金银花。记者在鸭池河生态画廊合作社看到,这里种植了上万亩金银花,因地势陡峭,合作社办公点修在了山腰上,公路像鸭肠一样迂回盘旋。记者走进基地,发现金银花全生长在石缝里,树藤和叶子像雨伞一样把原本裸露的石头紧紧盖住,难怪有人说,种植金银花是治理石漠化的*佳选择。
彭长河是归宗村鸭池河生态画廊合作社的社员,他说,目前已有90多户村民入股,为更好利用和提升土地价值,除种植金银花外,还划片区种植核桃、西瓜、向日葵、柑橘、李子、桂花树、香樟树等。金银花6月份开花,一株至少可产1斤干花(5公斤鲜花产1公斤干花),今年合作社至少可产近万斤干花,按照每斤30元的市场价计算,仅金银花一项可收入30多万元。彭长河说。汪国芬是村里种植金银花*早的村民,家里种植了50亩金银花,一年可产金银花约6000斤,家庭年收入18万元左右。
村支书舒彬告诉记者,归宗村分上归宗和下归宗,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以前是新店镇*贫困的村,石漠化相当严重,以往村民靠种玉米维生,家庭年收入只有1000元。因地少陡坡,只要下雨水土流失,石头全裸露出来,放眼望去十分萧条,加上村里路不通,经常缺水、缺电,一些村民纷纷逃离到外面打工。现在不仅水、电、路都通了,下雨也看不到裸露的石头了。舒彬说,如果一个三口之家,种植500株金银花,按年产500斤干花,每斤30元计算,仅金银花一项,村民家庭年收入可达1.5万元。金银花不仅治理石漠化,还是村民的富裕之花。舒彬这样感叹。
山地农业,新店的经济亮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店镇海拔在800-2000米,地理位置和坡度落差大,耕地面积不到十分之一。根据2013年新店镇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111月份,该镇地方生产总值116500万元,同比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8070.2元,同比增长28.2%。
新店镇副镇长曾桥英告诉记者,目前,各类蔬果种植合作社20余个,有的还办起了农产品加工厂产业化经营。明年,贵阳到黔西的高速路贯通,在新店镇有匝道口,今后贵阳到新店只需半小时,这对山地农业发展将是极好的机遇,目前正招商引资建设蔬果冷窖库,今后新店原生态蔬果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目前,老百姓蔬果丰产后,大都摆地摊贱卖出去,这样不仅减少收入,也打击大家种植的积极性,今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她说。
山地农业,贵州经济增长极
新店镇山地农业的经验是否可总结?新店镇党委书记左乾荣认为,对山地农业要有基本概念和认识,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我国国土面积的70%在山区,经济增效必须向山区进军,要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利用山区条件,规划建设农民创业园,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其次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制定科学的综合发展规划,把治山、富民集合起来,融为一体,保证富山、富民同时实现。另外,政府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进入良性循环。*后要把镇级各部门的人财物集中使用,分工合作,上级部门要大力支持,保证财力、物力及时到位,有步骤地把山水治理好,并产生财富。
发展山地农业,对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贵阳市市长助理、清镇市委书记向虹翔认为,山地农业首先可拓宽农业活动领域。其次可解决农民隐性失业、均衡地域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后可优化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他说,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山地农业的有效改善,一是减轻农业发展对于耕地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为科学、合理、可持续使用有限的耕地创造宽松的环境条件;二是增强农业发展的生物多样性基础,为农业不断选择、培育优势动植物品种和提高农业抗逆能力和产出能力创造良好条件;三是优化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及其内部技术特性,包括改进农业发展的地域小气候条件,消除农业病虫害的生存、传播条件,改变农业生产的生态脆弱性质,减少农用化学物质使用量,防止农业非点源污染等。
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将山区作为扶贫对象,对其在全国总战略中的定位,包括资源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政策定位等都不清晰。对山区发展方向、目标和图景,乃至山区发展的道路、步骤,都很少有人探讨,更未系统研究。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认为。现在,贵州发展山地农业已上升到战略高度。重视山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促进山地农业快速崛起,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