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市场分析
中药材发展面临挑战需科学规范种植
2014年07月18日 11:39 农业机械产业网

  导读:中药材的品质决定成药的质量,因此,作为中药行业的**车间,中药材种植显得极为重要。
  前段时间业内传出中药材价格一路向下的消息,对上游种植业而言又是一场冷雨。近年来,中药行业价格多变,许多种植商的积极性都受挫。
  其实,早在数年前,国内相关企业已意识到药材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并通过自建GAP基地、订单式合同种植等多种方式参与种植到生产的环节,但至今只有为数不多的中药生产企业实现了核心产品的核心药材自给。
  作为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县,维西县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腹地,2013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35万亩,总产量9247吨,中药材产值10,227万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6.8.这些药材一部分作为农产品在农贸市场出售,还有大部分被来往的药商药贩收购,再进入更高一级的流通市场。当地既没有中药材炮制加工,也少有与生产企业直接建立合同订单。
  究其原因,一是当地药材种植产业化程度过低。其总产量及品种数量都很可观,但受地理条件限制,药材种植无法大面积连片,单品种产量甚至无法满足单家大型企业的需求。二是种植管理过于粗放。可以说,当地的中药材种植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更别说科学规范化种植了。
  同行专家指出,过于粗放的管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药材种子种源退化。种源退化的问题在国内具有普遍性。专家表示,这个问题不能依靠农民解决,更需要加强基础研究。
  不过可喜的是:目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有一项是构建***中药资源科研平台。相信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推动,中药行业会获得更好地发展。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