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今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大力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我省共投入了100亿元助力粮食生产。昨日,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忠平掰着指头向记者算了一笔细账:这100亿元,包括农业系统用于粮食生产的项目资金(12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40亿元),用于粮食生产的农机补贴(不少于5亿元)和种粮补贴(43亿元)。他说,一笔笔承载我省惠农之情的资金,是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取得全面丰收、总产再创历史新高的助推器。
赣粮大丰收还得益于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撑,我省单产增效十六字方针已在全国推广,省、市、县农技专家对种粮大户的一对一指导在全国也是创举。国家储备粮涉及早稻的收购量,我省占50以上,是全国**大供应省。张忠平说,赣粮总产创历史新高,对保障国家储备粮、稳定全国物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A政策激励
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据张忠平介绍,为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早在年初省政府便明确提出了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推进措施,并将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各地;对涉及粮食生产的重大政策、重点工作、重要措施逐项分解省直有关部门。并将粮食生产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绩效考评力度。在此基础上,省政府还明确在全省开展粮食生产工作评先活动,对年度任务完成较好的市、县、区,以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由省政府予以表彰和资金奖励。
今年,国家提高并提前公布了粮食*低收购价政策,早稻102元/百斤,中晚稻107元/百斤;提高了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每亩提高7元,达到53.2元;提高了早稻良种补贴标准,每亩增加5元,达到15元。我省继续对百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16元,并加快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拨付进度,4月30日前将各类粮食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全部发放到农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省发放给农民的种粮补贴43亿元。因为进一步加强了补贴资金管理,确保补贴政策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充分发挥了政策激励效应,所以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张忠平说。
B规模效益
推进水稻单改双大力扶持种粮大户
今年赣粮总产创新高,和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种粮规模效益的提高分不开。张忠平说,今年我省积极推进水稻单改双,以单季稻面积10万亩以上和单季稻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为主抓重点,将水稻单改双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县、乡、村,实行财政奖励、享受补贴、评先优先、项目倾斜等优惠政策,充分挖掘滨湖地区耕地潜力,增扩种植面积。今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475.1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6.4万亩。
同时,采取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等措施,鼓励主产区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今年全省20亿斤以上的超级产粮大县达到3个,比去年增加了2个。通过发放种粮大户直接补贴、开展大户粮田建设工程等有效扶持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向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聚集,不断提高种粮规模效益。据统计,2011年全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9319户,规模种植面积335.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6.7),分别比去年增加270户和16.4万亩。
C资金扶持
整合涉农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我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农民种粮的底气越来越足。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省财政三年内筹集120亿元,用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安排3亿元,总量达到6.1亿元配套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此外,近五年我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1亿元,用于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初步统计,五年累计实施面积450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02。
省政府还决定对涉农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支持全省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省新增建设1800万亩高标准农田,使全省高标准农田超过2000万亩。据统计,今年我省将整合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45亿元,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