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品质超过国外标准成都玉米种子出口海外
2015年03月28日 17:17 成都日报

  阳春三月,和风细雨,春耕如火如荼。
  昨日上午,记者沿着成新蒲快速通道一路前行,来到新津县文井乡玉米制种基地。这里正在进行繁忙的春播。
  路边一侧是绿油油的麦田,另一边则是忙碌作业的玉米种田。巨大的农用拖拉机拖着各式各样的机械在田地里来回穿梭,轰隆轰隆的响声不断传来。我们每年种两季,现在这一片刚收完萝卜,正好开始抢种玉米。科联种业新津片区的负责人廖大国告诉记者,目前文井乡的育种基地一共是4200多亩,全部采用机械化耕种。
  晚播一个月
  只为诞生高富帅
  玉米不像其他作物可以种一年甚至两年三年,它是杂交种,年年杂交,年年种,年年卖。加上养殖业对玉米需求持续增长,玉米种子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大的一个产业。廖大国告诉记者,别看种子不值钱,研发种子却能产生芯片级的产业能量。目前国内种子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到600亿元,玉米能占到30以上,市场价值超过200亿元。新津产的这些种子,大部分都有热带血缘,主要销往云南、甘肃、新疆等省份,还有部分出口到越南、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地区。
  在翻耕好的田地里,工人们正使用机械化播种机进行播种。使用这种机器,一个人驾驶,一个人协助,可以让翻土、播种、施肥同时进行,100多亩地大概一天就可以播完。看了一会儿,记者很快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播种机明明有多个种箱,工人们每次却只使用一个,下种的行间距非常大,几乎达到了1∶5的程度。原来,当天只是播种父本玉米,母本还要晚一个月再播,留下的几行是为下一次播种做准备。
  记者特别向当地农技人员了解了一下,母本晚一个月播种,是为了和父本的花期相遇。玉米需要杂交品质才好,但两种玉米的花期不一致,就需要人为调整播种时间。技术人员说,后期还会通过对浇水施肥时间和比例的调控让玉米的生长进度符合要求,接近花期时还会进行去雄操作,防止母本玉米自交,提高玉米制种的成功率和种子纯度,这样生产出来的种子才是笑傲国际市场的高富帅。
  在整个玉米育种基地里,除了研究中心和占地4000多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还有一座现代化的玉米制种加工厂。工厂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在西昌也有育种基地,但那边实施的是代理人制度,公司下发订单,交给当地大户管理,不像这边全部统一管理,玉米种子的纯度更高,质量更好。
  据介绍,目前在新津县投入生产的27个玉米品种,全部由科联种业自主研发,品质达到或超过国外标准。基地利用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了玉米种子生产从播种、施肥到收获、加工、包装的全程机械化,为新津种业的发展更新注入了强劲竞争力。
  铁牛跑得欢
  翻土播种施肥全程机械化
  沿着田垄往里走,一群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将营养肥料和玉米种子装入播种机的料斗。奇怪,玉米种子为什么是红色的?来自云南的拖拉机驾驶员李贵荣笑着介绍道:红色的是玉米的包衣剂,有了这层保护,玉米种子就能防病虫害,在土壤里培育得更好。
  你看嘛,这是种箱,这是肥箱,一次可以播4行!住在附近村子的杨慧负责看管播种料斗。站在轰隆鸣响的拖拉机后面,她轻巧地一跳就站上了操作台。在杨大姐的指点下,记者也跟着站上玉米播种机的操作台。看到杨大姐熟练地把几根运送肥料的管子插到播种机的料斗上,记者也想帮忙,可刚拿起管子,在播种机另一边的驾驶员就笑着阻止了记者:小伙子你别动,等会儿开起来了,你只要抓稳就可以了!
  轰轰轰!播种机就像一头铁牛,飞快地在田地里奔驰起来,速度大大超出了预料。记者双手紧握着栏杆,头发晕,脚发抖,话都有点说不出来了。一旁的杨大姐反而显得颇为悠闲,她一手握住栏杆,一手往料斗里添加肥料,还要随时躬下身子去观察*下层的吸盘口有没有正常下种,游刃有余的模样让人羡慕不已。
  一圈下来,记者手都有点发麻了。我们按亩数计算报酬,2元钱一亩地,每天可以挣200多元。杨大姐说,有了这个机器,效率比人工播种高多了,土地也更平整,玉米的长势也更好。
  忙服务忙签约
  订单生产农民不用愁
  这是防治小麦条锈病和油菜蚜虫的药品,这是为大春准备的种子和肥料下午,记者在文井乡玉龙村见到了送货上门的新津县农技中心工作人员。据介绍,为了给大春备耕做准备,*近,新津县农技中心派出多组农业科技人员,一方面抓小春后期病虫害防治,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和优质新品种推广;另一方面抓大春物资准备,联合各镇乡的合作社、农药肥料经销商等,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推广,把农民需要的物资和技术资料送到村民手中。
  就在上周,该县农发局还组织种粮大户与中粮成都产业园、花中花粮油等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优质水稻集中签约,现场敲定优质水稻订单2万多亩,让农民在春耕刚开始就完成销售。
  采访中,新津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在积极推广订单农业,采用公司 基地的订单式农业发展模式,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由于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在下种之前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增产不愁卖、价格有保障,大大增加了农业附加值。比如文井的玉米制种基地,上半年进行玉米制种,下半年由企业下订单种植蔬菜,可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新津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订单生产,平时很难找到工作的40后、50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新津加紧建设新平镇
  粮食生产一体化基地
  记者从新津县农发局了解到。除了文井乡的机械化玉米制种基地,该县还在新平镇启动了集高标准农田、粮食烘干加工、农机租赁超市、水稻育秧工厂于一体的粮食生产一体化项目。据了解,此项目计划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建设日烘干200吨,周转仓储2000吨的粮食加工区;建设能停靠200台农机具的农机租赁超市。
  新津县农发局负责人表示,新平镇粮食生产一体化基地建成后,将为周边乡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供优质的全程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种植收益,提高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同时加快促进粮食生产由一家一户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谭雨本报记者李自强摄影刘阳
  作者:李自强刘阳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