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机械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我国收获机械化进入发展的阶段
2011年12月29日 15:41 农业机械产业网

  今年以来,农业部继续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力度,着力建立补贴政策拉动、农机农艺互动、社会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的发展机制,玉米机收呈现出全面铺开、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今年三秋期间,我国玉米主产区累计投入玉米联合收获机18.9万台,完成机收面积1.68亿亩,比上年增长4000万亩。全国玉米机收水平超过33,实现连续两年超过7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年初,农业部将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纳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和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对全年的玉米机收水平增长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主产区。9月,农业部在河南省召开全国三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对做好玉米机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河南省将玉米机收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评管理体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玉米机收任务层层落实到机械和地块。河北省成立了玉米机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方面力量,解决玉米机收发展有关问题。
  购机补贴给力,发展竞相提速。今年中央财政用于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资金11.8亿元,地方财政补贴超过1亿元,新增玉米收获机近4万台。吉林省、辽宁等省财政对购置玉米收获机实施以奖代补、累加补贴。内蒙古、吉林、辽宁、山西、河北等省(区)玉米收获机保有量比上年翻了将近一番,机具的大幅增长为玉米机收水平的快速提高奠定了基础。山东省玉米机收水平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达到80.8,在全国主产区率先基本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主产区的玉米机收水平增幅均超过8个百分点,呈现竞相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山东、天津、北京、河南、新疆、黑龙江等6省(区市)玉米机收水平超过40,在全国居于**位置。
  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研讨玉米机械化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制定了《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对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环节进行统一和规范,为大规模的机械收获创造了条件。农业部在玉米主产区建立了62个部级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积极开展示范推广,探索总结高效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各主产区在抓好部级示范县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建设省级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做好机具选型配套工作,积极探索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典型引路、辐射带动作用。
  抓好供需对接,培育壮大作业市场。积极指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提高了玉米机收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了玉米机收市场规模,也保障了作业质量。山西省30对南北县区签订了玉米跨区机收协议。山东省今年共签订玉米机收作业合同6000余份,完成跨区机收玉米1500多万亩,作业总收入达到23亿元。一些省出台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带动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河南省开封、郑州、焦作等地市对玉米机收作业给予每亩15元的作业补贴。山西省通过实施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项目,降低农民玉米机收作业费,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应用玉米机收技术的积极性。
相关资讯
  •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
    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致通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40号

   鲁ICP备1503190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