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要让农业生产充分循环起来
访中国农科院农业区划所专家王迎春
本报记者 乔金亮 通讯员 安彤彤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到了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关口。种养结构、粮饲结构如何优化?耕地利用和保护如何协调?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农业区划所专家王迎春。
记者:如何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衔接起来?
王迎春:种养业结构配置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框架,优化种养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业以农牧业为主体的多业配置比例不合理,农、林、牧、渔的产值比例约为13:1:8:2,而美国农牧结构大致保持平衡,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例大约为1:1。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种养业失衡,资源利用没有形成链条,随着农产品产出数量的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随之剧增。南方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污无法就地消纳,造成面源污染;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后,秸秆不能充分资源化利用,焚烧成灾。
可以说,孤立的产业发展越快,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越大,一旦某个产业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区域环境就受到影响。因此,要从源头上解决发展生产、保护生态之间的平衡问题,以生态建设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需应用中医的治标先治本的思维方式,推广种养业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循环农业体系,让废弃物变成资源,让资源产生效益,缓解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提高农业收益。
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有典型的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如猪沼果、稻鱼共生等都充分利用了农业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控制了废物排放。因此,各地应立足于资源环境特点、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主线,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的特性,对种植作物和养殖畜种进行科学布局,构建产业间循环链条和不同层次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记者:耕地利用和耕地保护如何有效结合?
王迎春:轮作换茬是维持地力常新的基本手段,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精华,合理的轮作制度、休耕以及间、混、套作多熟种植模式,可以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也可以实现藏粮于土。
但是,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驱动,区域单一化的种植结构越来越普遍,连作面积不断扩大。例如近年来东北地区连年大面积种植玉米,原来的优势作物大豆种植面积不断缩减,打破了原有的玉米大豆轮作的平衡。2013年,东北3省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6亿亩,是大豆的3.6倍。从黑土地上大量运出玉米的同时,忽视了大豆固氮对土壤培肥的作用,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黑土退化问题,由此要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与此同时,单一种植带来的产品单一,不仅增加了单一品种的库存压力,也增加了市场风险。
地力恢复的种植模式要从长远出发,保障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因此,重点要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花生间作套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双季稻绿肥或水稻油菜种植,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轮作。
记者:口粮和饲料粮结构如何平衡?
王迎春:近年来,畜牧业快速发展,其中草食畜牧业增长*为显著。1990年至2013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长4.0%,牛、羊肉产量年均增长8.0%和6.2%,而且牛羊肉占肉类的产量比重从8.1%提高到了12.7%。目前,我国玉米和豆粕进口量剧增,饲料粮供需缺口扩大,饲料粮供给不足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威胁加重。如不适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必将出现畜禽与人争粮的局面。
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基础在饲草,要以粮、经、草、畜协调发展为主线,调整种植业生产内部和畜牧业内部的品种结构和布局变化,形成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以优质牧草替代部分饲料粮,既有助于保障人的口粮需求,又促进草业发展,提升奶牛、肉牛肉羊的生产能力,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量和保障草食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