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企业和媒体,打造“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新天地为进一步拓展“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项目战略发布会和固原农文旅宣传推介(成都)大会的成果和影响,加强“六盘山冷凉蔬菜”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对接和拓宽固原优质农特产品的全国销售渠道,7月6日至8日,固原市邀请上海蔬菜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联沁农业集团、四川川供天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媒体走进固原的田间和企业,亲身体验固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农特产品的优良品质,深入了解固原在打造冷凉蔬菜、肉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方面所取得的丰硕
-
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国际农业机械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成功举办
-
微型组合机型号有哪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组合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家用电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集合了多种功能,如烤箱、微波炉、烧烤炉
-
清选筛安装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清选筛安装方式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清选筛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筛选物料的设备,其安装方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丘陵山区因受到地理条件制约,其土地田块规模无法与平原地区相比,耕地的集中连片性及机耕道路也无法与平原地区相当,不按照适宜收益机械化作业要求进行土地整治,确实难以采用大中型的农业机械进行耕种。因此,由于认识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只有平原地区才能实现机械化,丘陵地区不能实行机械化,特别是大中型的农业机械作业。近年来,重庆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正在运用自然环境格局、经济态势以及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创新驱动力,形成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
以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龙安村庞铭烽蔬菜种植场土地整治为例,在确定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探索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土地整治模式,以期提出适宜于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供大家参考。
2010年,重庆市涪陵区庞铭烽蔬菜种植场在龙桥龙安、麻磊两村共计流转土地2768亩,用于创建农业蔬菜种植园。当时流转的土地约80%为梯田,20%为田中的穿插梯土和田周围的土块,多年来当时农民都是种植水稻、玉米为主,没有发展现代农业。田土地块均偏小,一般只有0.5亩地左右,2768亩土地中仅有3条泥结石道路,60%以上的土地没有机耕道路,不利于现代农机作业。
种植场在准备建农业园之前到全国各地很多有特色农业的基地进行考察,发现他们一般出效益多数在五年以后,前期一般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很多未把基础设施建设好的基地及企业,经营都不顺利,个别企业选择的项目比较有前途,但前期未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在后来的产业发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交通、农机、人力、运输、灌溉、排水、土地平整等等都花费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重新建设,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在产业布局前,必须要搞好土地整治、排灌系统、机耕便道、人行便道、设施农业用地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在土地整治方面,更要有系统合理的规划,才能利于将来的设施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丘陵山区的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在整治过程上的小块变大块,梯田改缓坡,土地平整,排水沟渠的建设,人行、机耕便道的建设都导致了对原有土地耕作层的完全破坏。整治过后的土地一般都需要经三年的土地熟化,才能正常生长农作物。在整治后的3-4年中,一般栽培以绿肥和秸秆为主来提高土壤肥力或秸秆还田的措施来加速土壤的熟化。这样,整治后的土地才能在五年后发挥其效益。
五年来,该种植场对2768亩土地进行了四次挖掘机整平工作,现已将2768亩土地全部改造成缓坡和条块化。新建了6米宽10千米长的园区水泥主干道;修建了长约20千米的,宽约3.5米的泥结石道路;修建超过20千米的2米宽的机耕板车道;超过30千米的人行便道,基本将土地进行了条块化分割,一般每块地块都在5-10亩;修建排水沟渠超过20千米;铺设了节水灌溉水管超过10万米;新建温室连栋大棚40-50亩,购置50马力拖拉机6台、后续还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购置更多的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过科学认真规划,按照适宜机械化作业为目标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只要机耕道路通达、田块平整,完全可以实现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
推进地块小块并大块整理整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基础性建设。市农委副主任、农机办主任秦大春在指导重庆丘陵山区宜机生产土地整治模式上,提出可以在已集中连片流转的土地上开展条田化、缓坡化建设,对坡面地开展之字型或螺旋型梯田建设。地块定型后,采用机械深松,并浇施5吨/亩腐熟粪污培肥熟化土壤。